闭经可分为下丘脑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子宫性闭经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闭经。下丘脑性闭经与精神应激、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运动性闭经、药物、颅咽管瘤等有关;垂体性闭经包括垂体梗死(如希恩综合征)、垂体肿瘤(如催乳素瘤);卵巢性闭经有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性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子宫性闭经常见Asherman综合征、子宫内膜炎、子宫切除或宫腔放射治疗后;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亢进也可导致闭经。
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中枢神经系统对体重急剧下降极为敏感,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等导致体重下降,体质量指数(BMI)过低(BMI=体重(kg)/身高2(m2),正常范围18.5-23.9)时,可引起下丘脑性闭经。神经性厌食患者常因严重营养不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减少,进而导致闭经。
运动性闭经:长期剧烈运动或芭蕾舞、现代舞等训练,可出现闭经,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GnRH分泌受抑制有关。
药物: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可出现闭经及异常乳汁分泌,如吩噻嗪及其衍生物(氯丙嗪)、利血平等,其作用机制是药物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或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颅咽管瘤:瘤体增大压迫下丘脑和垂体柄时,可引起闭经、生殖器官萎缩、肥胖、颅内压增高、视力障碍等症状,称为肥胖生殖无能营养不良症。
垂体性闭经
垂体梗死:常见的为希恩综合征,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导致垂体尤其是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缺血坏死,引起腺垂体功能低下,出现闭经、无乳、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等症状,第二性征衰退,生殖器官萎缩,还可伴有畏寒、嗜睡、低血压等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
垂体肿瘤:垂体催乳素瘤最常见,女性催乳素瘤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综合征,肿瘤增大可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症状;其他垂体肿瘤如促甲状腺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等也可通过影响相应激素分泌导致闭经。
卵巢性闭经
卵巢早衰: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或因手术、放疗、化疗等致卵巢功能衰竭,出现闭经。患者常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如潮热、出汗、情绪波动、阴道干涩等,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40U/L),雌激素水平降低。
卵巢功能性肿瘤:如睾丸母细胞瘤、卵巢门细胞瘤等,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闭经;卵巢颗粒-卵泡膜细胞瘤分泌雌激素,长期雌激素刺激可使子宫内膜增生,随后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也可导致闭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表现为闭经、多毛、肥胖、不孕等,血清LH/FSH比值≥2-3,雄激素水平升高。
子宫性闭经
Asherman综合征:为子宫性闭经最常见原因,多因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流产后出血刮宫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而闭经。常见于频繁的宫腔操作史、产后或流产后出血刮宫损伤子宫内膜、术后感染等情况。
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是最常见的特异性子宫内膜炎,结核杆菌破坏子宫内膜,形成瘢痕组织,导致闭经;其他病原菌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严重时也可引起闭经。
子宫切除后或宫腔放射治疗后:手术切除子宫或放疗破坏子宫内膜,可导致闭经。
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过少、闭经或不孕。患者常伴有畏寒、乏力、黏液性水肿等表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甲状腺素(T)降低。
肾上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分泌过多雄激素,可引起多毛、肥胖、闭经等症状,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肾上腺肿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