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本身不具传染性,由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起,包括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等,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注意事项,如儿童需良好生活环境,老年人要避免致病因素,女性各阶段需关注,有基础病史人群要严格避免相关因素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相关因素分析
吸烟因素: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较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许多倍。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不同年龄、性别的吸烟者,在长期吸烟影响下,气道都可能逐渐发生慢性炎症改变,但不会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造成传染。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均可能促进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不同接触此类因素的人群,只是因暴露于相同的致病环境而患病,不存在相互传染的情况,无论男女老少,在相同职业粉尘等暴露下,都是因为自身接触致病因素而患病,并非从他人处被传染。
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情况,但这不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在人群中传播的原因,不同个体暴露于污染空气后是否发病还与自身的抵抗力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存在一个人把慢性支气管炎传染给另一个人的情况。
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这些病原体可以造成气道的炎症反应,但它们不是像传染病病原体那样在人群中传播导致他人患病,而是在个体自身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下,病原体侵入引发炎症,比如儿童、老年人等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在接触到这些病原体且自身抵抗力不足以抵御时可能发病,但这不是从其他人那里被传染慢性支气管炎,而是自身感染了相关病原体后发病。
特殊人群需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受到各种可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中,儿童气道更易受损;如果周围有人吸烟,儿童吸入二手烟后,气道受影响的风险增加。家长应注意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让儿童接触吸烟环境、职业粉尘等有害因素,加强营养,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以降低儿童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呼吸道黏膜萎缩,防御功能下降。老年人如果本身有慢性支气管炎基础,要尤其注意避免接触上述各种致病因素,比如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减少去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家人要尽量避免在老年人周围吸烟等。因为老年人抵抗力低,一旦接触致病因素,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女性:女性在不同生活阶段可能面临不同的慢性支气管炎相关风险因素。比如孕期女性如果接触有害因素,可能影响自身健康及胎儿发育;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呼吸道黏膜状态等。女性应关注自身及周围环境对呼吸道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呼吸道健康。
有基础病史人群:比如本身有哮喘等其他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群,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相对更高。这类人群要更严格避免接触各种可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或加重的因素,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呼吸道情况,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症状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