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月经异常(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改变)、痛经(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长)、其他症状(下腹疼痛、不孕、性交疼痛),这些症状会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活、生育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一、月经异常
1.月经量增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常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的情况,研究表明,约2/3的患者会有此表现。这是因为子宫肌层病变导致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内膜面积相对增加,同时子宫肌层的收缩功能受到影响,使得子宫在月经期间不能正常有效地收缩止血,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对于育龄女性来说,长期月经量增多可能会导致贫血,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而对于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月经紊乱的情况。
2.月经周期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的情况,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可能会提前7-10天甚至更短。这是由于子宫腺肌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和子宫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对于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月经周期改变可能会影响受孕几率,因为月经周期的异常可能意味着排卵功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对于已绝经的女性则不属于正常月经周期改变范畴。
二、痛经
1.痛经程度:多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即初潮时无痛经,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进展,痛经症状逐渐加重。一般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下腹部疼痛,月经来潮第1-2天达到高峰,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服用强效止痛药才能缓解。这种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与子宫腺肌症导致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在月经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子宫肌层收缩有关。对于青春期女性,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需要警惕子宫腺肌症等妇科疾病;对于已经生育过的女性,长期的进行性痛经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日常活动能力。
2.痛经持续时间:痛经持续时间较长,往往整个经期都会有疼痛,甚至在月经结束后还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下腹隐痛。这是因为子宫腺肌症引起的子宫肌层病变导致子宫的恢复时间延长,即使月经结束后,子宫肌层的收缩等异常情况仍可能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对于老年女性,如果出现经期及月经后较长时间的下腹疼痛,也需要考虑子宫腺肌症的可能,当然还需要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癌等。
三、其他症状
1.下腹疼痛:除了经期的痛经外,部分患者在非经期也会出现下腹隐痛或胀痛的情况。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这是由于子宫腺肌症导致子宫体积增大,子宫韧带受到牵拉,以及异位的子宫内膜病灶持续刺激子宫肌层引起的。对于年轻女性,非经期的下腹疼痛如果长期不缓解,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持续的下腹疼痛可能会对盆腔内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受孕和妊娠过程。
2.不孕: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不孕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腺肌症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如子宫肌层的弹性和收缩性改变,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同时,子宫腺肌症常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他病变,进一步干扰了生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若长期不孕且伴有月经异常、痛经等表现,应高度怀疑子宫腺肌症的可能,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性交疼痛:部分患者在性生活时会出现下腹部疼痛,尤其是在月经前期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子宫腺肌症导致子宫体积增大,性生活时子宫受到刺激,以及盆腔内异位病灶的存在,使得盆腔组织处于充血状态,性生活时的刺激会加重疼痛感觉。对于育龄女性,性交疼痛会影响夫妻间的性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对于已经绝经的女性,出现性交疼痛则需要警惕是否合并有其他妇科疾病,如阴道炎、盆腔炎等,当然也不能排除子宫腺肌症相关病变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