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可分为营养不良性、感染性、接触性、创伤性等类型,营养不良性与维生素、营养物质缺乏有关;感染性包括真菌性和细菌性;接触性与过敏反应、刺激性物质接触相关;创伤性由机械性或物理性创伤引起,此外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也会影响口角炎的发生。
一、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维生素缺乏:尤其是核黄素(维生素B)缺乏较为常见。核黄素参与体内生物氧化过程,缺乏时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口角炎等黏膜病变。例如,长期饮食单一、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奶类、新鲜蔬菜等)不足的人群易患此型口角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挑食、偏食,维生素摄入不够,也容易引发。
营养物质缺乏:如铁、蛋白质等缺乏也可能参与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的发生。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人群,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口角炎的发病风险。
二、感染性口角炎
真菌性口角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儿童、老年人,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儿童口腔自洁能力较差,且喜欢咬手指、玩具等,容易接触到念珠菌;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局部环境改变,也易感染念珠菌引发口角炎。白色念珠菌在潮湿、温暖的口角部位容易滋生繁殖,导致口角潮红、皲裂、有渗出等表现。
细菌性口角炎: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季节,儿童口唇干裂,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此外,口腔卫生状况差、有不良口腔习惯(如舔口角)的人群也易患细菌性口角炎。细菌感染可引起口角区充血、红肿、糜烂,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三、接触性口角炎
过敏反应:接触某些变应原或刺激性物质可引起接触性口角炎。例如,使用了含有香料、防腐剂、唇膏中的某些成分等可引起过敏的物质。儿童可能对新更换的唇膏、玩具上的涂料等过敏;成年人可能对职业接触的某些化学物质过敏。接触过敏原后,口角局部出现红肿、水疱、渗出、结痂等表现,伴有瘙痒或灼痛。
刺激性物质接触:长期佩戴矫正器、义齿不合适等机械刺激,或经常接触强酸、强碱等刺激性物质,可导致口角局部组织受损,引发炎症。例如,佩戴义齿的老年人,如果义齿不合适,长期摩擦口角部位,容易引起口角炎;从事化工行业经常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的人群,若防护不当,也可能发生接触性口角炎。
四、创伤性口角炎
机械性创伤:如口角区受到意外碰撞、咬伤,或由于牙齿位置异常导致口角长期受到摩擦等。儿童在玩耍时容易发生口角的碰撞、咬伤;成年人牙齿排列不齐、义齿不合适等都可能造成口角的机械性创伤,进而引发口角炎。创伤性口角炎表现为口角区有明显的创伤痕迹,如擦伤、裂伤等,伴有疼痛、渗出等。
物理性创伤:过冷或过热的刺激也可能导致创伤性口角炎。例如,寒冷天气中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口角皮肤受到寒冷刺激;进食过烫的食物,烫伤口角黏膜等,都可能引起口角的炎症反应。
五、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免疫力相对较低等原因,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口角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局部组织也会发生退变,更容易出现口角炎相关问题,如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感染性口角炎等。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口角炎的发病风险;吸烟人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口角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容易引发口角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的人群,口角皮肤容易干裂,从而诱发口角炎。
病史因素: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环境容易发生改变,更容易发生感染性口角炎等;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口角部位的组织健康,增加口角炎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