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受自身、环境、生活方式因素影响。自身因素有年龄(儿童和老年人易感染)、基础疾病(糖尿病、COPD影响)、营养状况(营养不良致免疫功能受影响);环境因素包括季节变化(冬春易感染)、居住环境(拥挤通风差或有过敏原易感染);生活方式因素有缺乏运动(免疫力下降)、吸烟饮酒(损伤呼吸道或干扰免疫)、睡眠不足(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一、自身因素
(一)年龄因素
儿童相对成人更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例如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娇嫩,呼吸道局部的免疫球蛋白(如分泌型IgA)水平较低,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弱。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会有所降低,但在婴幼儿期仍较为高发。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也会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比如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降低,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不如年轻人,所以老年人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也较高。
(二)基础疾病影响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例如,高血糖会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使其吞噬和杀菌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呼吸道存在慢性炎症,气道防御机制受损,气道黏液分泌增多,纤毛运动障碍,容易导致病原体在呼吸道内定植,反复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三)营养状况
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A等)的人群,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参与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缺乏维生素C会使白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维生素A对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角化、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进而容易老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二、环境因素
(一)季节变化
冬春季节气温变化较大,人体的呼吸道黏膜在寒冷空气刺激下,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防御功能降低。同时,冬春季节室内外空气流通相对较差,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所以在冬春季节人们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而夏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空气湿度等条件相对适宜,但如果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室内外温差大,也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适应能力下降,增加上呼吸道感染风险。
(二)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较高。例如,在集体宿舍、密闭的办公室等场所,人员密集,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等途径迅速传播,使得在其中的人群老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增加。此外,居住环境中存在过敏原(如尘螨、霉菌等),长期接触过敏原会引起呼吸道的高反应性,当受到病原体侵袭时,更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三、生活方式因素
(一)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人,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例如适当运动能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得到改善。如果长期不运动,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呼吸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就容易老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二)吸烟饮酒
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纤毛,使其运动功能障碍,还会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影响其吞噬病原体的能力。饮酒过量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等,从而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相较于不吸烟不饮酒的人更容易老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三)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免疫物质的合成等免疫相关的修复和调节过程。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例如影响T细胞的功能,使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下降,进而容易频繁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