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感染累及胸膜;非感染性因素包括恶性肿瘤相关(原发性胸膜肿瘤、转移性胸膜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胸部外伤、药物反应等。不同病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各有特点,如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易患肺炎相关细菌感染致包裹性胸腔积液,老年人结核杆菌感染后易发展为该病症等。
一、感染性因素
(一)细菌感染
1.肺炎相关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肺部后,炎症可蔓延至胸膜,引发包裹性胸腔积液。例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细菌产生的毒素及炎症介质会刺激胸膜,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在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包裹形成积液。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发生肺炎相关的细菌感染进而引发包裹性胸腔积液,且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
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炎,早期为渗出性胸膜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持续刺激胸膜,会使胸膜出现纤维素渗出、沉积,导致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从而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杆菌感染后更易发展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而儿童感染结核杆菌后,若未能规律治疗,也可能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情况。
(二)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胸膜引发包裹性胸腔积液,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胸膜炎症,使液体渗出形成积液并包裹。不过病毒感染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相对细菌和结核感染较为少见,但在特定人群中仍需关注,例如儿童在流感高发季节感染流感病毒后,若出现胸膜相关症状,需警惕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可能。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恶性肿瘤相关
1.原发性胸膜肿瘤:如胸膜间皮瘤,肿瘤细胞浸润胸膜,导致胸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等渗出,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长期接触石棉等职业因素是重要的发病诱因。
2.转移性胸膜肿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转移至胸膜。肿瘤细胞在胸膜种植生长,刺激胸膜产生大量积液并包裹。例如肺癌患者,癌细胞可通过血行转移或直接侵犯胸膜,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和液体渗出,进而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不同年龄段的肿瘤患者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肺癌等肿瘤的风险增加,从而更易出现转移性胸膜肿瘤相关的包裹性胸腔积液。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抗体攻击胸膜等组织,引起胸膜炎症,导致胸腔积液,若炎症持续且未得到良好控制,可能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多见于育龄女性,其发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生活中紫外线暴露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2.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膜炎症和积液,长期病程者易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的关节病变和胸膜病变相互影响,病情变化与自身免疫状态及病情控制情况相关。
(三)其他因素
1.胸部外伤:胸部受到撞击、刺伤等外伤后,胸腔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胸膜腔内积聚,若未完全吸收,纤维蛋白沉积导致胸膜粘连,可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在玩耍等过程中发生胸部外伤的风险相对存在,需注意防护;成年人在意外事故等情况下也易出现胸部外伤相关的包裹性胸腔积液。
2.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胸膜的过敏或炎症反应,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例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降压药物等,但药物相关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相对较少见,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症状,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胸膜相关症状,需考虑药物反应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