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病的胸部CT常见表现包括:结节影呈双侧对称性分布,结节多边界清晰、圆形或类圆形,部分伴磨玻璃样改变;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多为对称性肿大、边缘光滑;部分患者有肺实变影,好发于肺外周,范围可大可小;疾病后期部分患者出现纤维条索影,多因病变修复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分布多样,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人群在CT表现上有相应特点需结合鉴别。
结节影
分布特点:肺结节病的结节影可呈双侧对称性分布,以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内结节为常见表现,也可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结节大小多在1-5mm,也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肺结节病相对少见,但CT表现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仍可出现上述结节分布特点;老年人群由于肺组织本身的一些退行性改变等,在诊断时需结合临床仔细鉴别。在性别方面,男女在CT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群可能因肺部基础情况不同影响对肺结节病CT表现的判断,有肺结节病相关职业暴露史(如接触某些粉尘等)的人群需重点关注肺部CT变化。有既往肺部疾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肺结核等病史,在分析肺结节病CT表现时要注意与既往疾病引起的肺部改变相鉴别。
形态特点:结节多为边界清晰的结节,可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结节可伴有磨玻璃样改变,磨玻璃影可以是结节周围的背景改变,也可与结节同时存在。
淋巴结肿大
部位:最常见的是双侧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包括气管旁、气管-支气管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等。对于儿童肺结节病患者,淋巴结肿大的表现与成人类似,但需注意儿童的淋巴系统发育特点,在判断肿大程度等方面要结合儿童的正常淋巴组织情况;老年患者由于淋巴结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退变,在评估淋巴结肿大时要综合考虑。性别对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无特殊影响,但不同性别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不同可能影响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生活方式中,有免疫系统相关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影响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及疾病的进展。有淋巴瘤等淋巴结相关既往病史的人群,在诊断肺结节病时需仔细区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形态:淋巴结多为对称性肿大,边缘多光滑,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周围组织,但一般很少引起明显的粘连等改变。
肺实变
表现形式:部分患者可出现肺实变影,多为斑片状或大片状,好发于肺的外周部位。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肺实变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警惕病情较重的可能;老年患者肺实变可能与多种肺部疾病并存,如肺炎、肺癌等,所以在诊断肺结节病时要排除其他导致肺实变的疾病。性别对肺实变的CT表现无特异性,不同性别患者的肺实变相关临床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等可能因肺实变相关的肺部通气功能改变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有肺部感染既往病史的人群,在分析肺结节病肺实变表现时要注意与感染后肺改变相鉴别。
范围:肺实变的范围可大可小,小的可局限于一个肺叶的局部,大的可累及多个肺叶。
纤维条索影
出现情况:疾病后期部分患者可出现纤维条索影,多是由于肺部病变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对于儿童肺结节病患者,纤维条索影相对少见,因为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病情迁延不愈也可能出现;老年患者由于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等原因,纤维条索影相对较易出现。性别对纤维条索影的CT表现无特殊影响,不同性别患者的纤维条索影相关预后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纤维条索影可能会因肺部损伤的累积而加重。有肺部纤维化既往病史的人群,在诊断肺结节病时要注意与既往纤维化病变相区分。
分布:纤维条索影可呈散在分布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