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发疼痛、肿胀、膝关节不稳定和活动受限等表现,儿童、女性、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其不同的损伤特点及相关情况,急性损伤时疼痛剧烈、很快肿胀,慢性阶段有反复疼痛、肿胀等,还存在向前抽屉试验阳性、轴移试验阳性等不稳定表现,活动受限在急慢性阶段各有不同,特殊人群损伤情况各有特点。
一、疼痛
急性损伤时:前交叉韧带损伤多发生于运动中突然的扭转、减速或变向动作,损伤当时患者常能感觉到膝关节部位有撕裂样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可能会影响患者继续运动的能力。比如在篮球运动中,球员急停变向时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损伤瞬间就会感到膝关节剧痛。
慢性阶段:随着时间推移,患者可能会出现膝关节反复疼痛,尤其在上下楼梯、蹲起等膝关节屈伸活动较多的情况下,疼痛会明显加重。这是因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在活动过程中膝关节受力异常,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疼痛。
二、肿胀
急性期:受伤后膝关节很快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韧带损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液渗出所致。一般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即可出现明显肿胀,膝关节外观可表现为明显的膨隆,皮肤温度可能会略有升高。例如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受伤膝关节迅速肿胀,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形态。
慢性阶段: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也可能存在膝关节肿胀情况,多是因为膝关节长期不稳定,反复的微小损伤导致滑膜炎症反应,滑膜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肿胀,但肿胀程度相对急性期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仍会间断出现。
三、膝关节不稳定
向前抽屉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位,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患者小腿近端,向前拉小腿,如果小腿相对于大腿向前移动的距离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向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这是因为前交叉韧带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韧带损伤后这种限制作用丧失。
轴移试验阳性:患者仰卧,检查者握住患肢踝部,将膝关节由伸直位逐渐屈曲,在屈曲过程中如果出现膝关节突然错动、半脱位又恢复正常的情况,即为轴移试验阳性,也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轴移试验阳性反映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的不稳定状态,常见于运动爱好者等人群。
四、活动受限
急性期: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明显受限,难以正常完成屈伸动作,比如不能完全伸直膝关节或者完全屈曲膝关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
慢性阶段: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虽然疼痛和肿胀可能相对较轻,但由于膝关节不稳定,患者会有意识地限制膝关节活动,以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或疼痛,导致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例如患者可能不敢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行走时也会有所顾忌。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与运动损伤等有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损伤后恢复情况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特别注意早期诊断和适当的处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膝关节的情况,如是否有疼痛、肿胀、活动异常等,一旦怀疑有前交叉韧带损伤,应及时就医。
女性:女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的解剖结构、运动特点等有关。女性膝关节生理结构相对男性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且在运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作模式,导致更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例如女性在参与篮球、足球等运动时,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运动中更加注意防护。
老年人:老年人前交叉韧带损伤多与退行性变基础上的轻微创伤有关,比如日常行走时的小的扭转等。老年人膝关节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退变情况,前交叉韧带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退变,此时轻微的损伤就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老年人发生损伤后恢复相对较慢,且需要注意合并其他膝关节疾病的可能,如膝关节骨关节炎等,在诊断和处理时要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