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叶性肺炎可引发脓胸、脓气胸、肺大疱、肺脓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不同并发症有其各自发生机制、表现及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如脓胸是病原体侵袭胸膜致脓性渗出物积聚,婴幼儿表现不典型;脓气胸是脓胸基础上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新生儿及小婴儿病情变化快;肺大疱因炎症致细支气管阻塞等形成,不同年龄影响不同;肺脓肿是病原菌感染致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婴幼儿易误诊且病情迁延;败血症是病原体入血繁殖产毒引起,新生儿等风险高;感染性休克是严重感染致炎症反应失控等引发,不同年龄表现及预后不同。
一、脓胸
1.发生机制:儿童大叶性肺炎时,病原体侵袭胸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胸腔内出现脓性渗出物积聚。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等,可通过直接蔓延等方式累及胸膜。
2.表现:患儿会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患侧胸部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3.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婴幼儿可能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年长儿相对更能表述胸痛等不适。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发生脓胸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更重、恢复更慢。
二、脓气胸
1.发生机制:在脓胸的基础上,肺泡、小支气管破裂,气体进入胸腔,与胸腔内脓液混合形成脓气胸。
2.表现:除了脓胸的表现外,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剧、发绀,胸部叩诊上方呈鼓音、下方呈浊音等。
3.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生,但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呼吸系统代偿能力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需要密切监测呼吸等生命体征。
三、肺大疱
1.发生机制:炎症导致细支气管阻塞,形成活瓣性阻塞,使肺泡过度充气、破裂,多个破裂肺泡融合形成肺大疱。
2.表现:较小的肺大疱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肺大疱可引起呼吸困难、胸闷等,若肺大疱破裂可导致气胸。
3.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年龄较小的儿童肺组织弹性较差,肺大疱发生后可能影响肺功能的程度相对更明显,且随着年龄增长,肺大疱可能有不同的转归情况,如部分可自行吸收,部分可能持续存在或增大。
四、肺脓肿
1.发生机制:病原菌感染肺部后,引起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液化形成脓肿。
2.表现:患儿有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表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等。
3.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婴幼儿肺脓肿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易误诊,且由于其呼吸道清除能力较弱,排痰相对困难,病情可能迁延不愈。而年长儿相对更能配合治疗,在痰液引流等方面相对容易一些,但仍需积极治疗以避免并发症加重。
五、败血症
1.发生机制: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可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败血症。
2.表现:有高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脉搏细速、呼吸急促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等。
3.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新生儿和小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生败血症的风险更高,病情进展更快,预后相对更差,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等治疗。而年长儿虽然免疫力相对较好,但也需重视,一旦发生败血症,也需要积极治疗控制感染。
六、感染性休克
1.发生机制:严重的感染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失控,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等,进而引起感染性休克。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病原体释放的毒素等可触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休克。
2.表现:患儿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或减慢、脉搏细弱、肢端厥冷、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
3.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不同年龄儿童对感染性休克的耐受和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可能更易出现循环衰竭等表现,且复苏相对困难;年长儿在休克早期可能还能有一定的代偿表现,但如不及时处理,病情也会迅速恶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发生感染性休克的风险更高,预后也更差,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