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真菌(曲霉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原发性胸膜肿瘤、转移性胸膜肿瘤)、创伤、药物反应等。
肺炎链球菌:是常见的引发胸膜炎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老年人、儿童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肺炎链球菌容易侵入肺部并蔓延至胸膜,引起感染性胸膜炎。例如,有研究表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部分会合并肺炎链球菌性胸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的并发症,该菌毒力较强,可导致肺部化脓性炎症,进而波及胸膜。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引发胸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等途径到达胸膜。在全球范围内,结核仍是导致胸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有结核患者接触史、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如艾滋病患者等,患结核性胸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累及胸膜的情况。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呼吸道,但也可引发免疫反应波及胸膜。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胸膜炎的概率相对成人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流感病毒感染时,更易出现炎症蔓延至胸膜的情况。
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胸膜炎,多发生在夏季等病毒活跃的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出现胸痛、胸腔积液等胸膜炎相关表现。
真菌感染:
曲霉菌: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长期住院、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曲霉菌感染并累及胸膜。曲霉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在肺部定植后侵犯胸膜引发感染性胸膜炎。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当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膜炎。女性患者相对较多,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等因素可能有关。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包括胸膜,导致胸膜炎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胸膜炎相关表现,如胸痛、胸腔积液等。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累及胸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胸膜炎症,出现胸痛、胸腔积液等症状。其发病与患者的免疫紊乱有关,病情活动期时更容易出现胸膜受累的情况。
恶性肿瘤:
原发性胸膜肿瘤:如胸膜间皮瘤,病因可能与长期接触石棉等因素有关,石棉暴露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长期从事石棉开采、加工等工作的人群中,患原发性胸膜肿瘤导致胸膜炎的风险显著增加。
转移性胸膜肿瘤:许多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胸膜引起胸膜炎,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肺癌是最常见的发生胸膜转移的原发性肿瘤之一,肿瘤细胞可通过血行转移或直接侵犯胸膜,导致胸膜出现炎症反应、胸腔积液等表现。对于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需要警惕肿瘤胸膜转移引发胸膜炎的可能。
其他因素:
创伤:胸部受到直接撞击等创伤时,可导致胸膜损伤,引起胸膜炎。例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胸部外伤,可使胸膜破裂、出血,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在有明确胸部外伤史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受伤后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胸膜损伤及胸膜炎情况。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胸膜的过敏或炎症反应导致胸膜炎。例如,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相关性胸膜炎。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胸痛、胸腔积液等疑似胸膜炎的表现,需要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