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脱水可依据精神状态、皮肤黏膜、眼窝及前囟、尿量等判断轻重度,婴儿与幼儿年长儿表现有别,家庭可初步判断,轻度脱水可少量多次服补液盐,中重度需速送医并积极治原发病。
一、小儿腹泻脱水的判断指标
(一)轻度脱水
精神状态:小儿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这是因为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轻度脱水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皮肤黏膜: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口腔黏膜稍干。皮肤弹性是判断脱水程度的重要体征之一,轻度脱水时皮肤失水较少,弹性仍可维持正常范围。
眼窝及前囟:眼窝、前囟轻度凹陷。由于体液减少,颅内压轻度降低,导致眼窝和前囟出现轻度凹陷。
尿量:尿量稍减少。肾脏对体液的重吸收开始发挥作用,以保留水分,所以尿量会比平时略有减少。
失水量:失水量占体重的5%左右,即每千克体重丢失水分约50ml。
(二)中度脱水
精神状态: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此时机体的代偿能力有所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影响,表现为精神状态的改变。
皮肤黏膜: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口腔黏膜干燥。皮肤失水较多,弹性明显下降。
眼窝及前囟:眼窝、前囟明显凹陷。体液丢失较多,颅内压进一步降低,凹陷更加明显。
尿量:尿量明显减少。肾脏重吸收水分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减少失水的需求,尿量显著减少。
失水量:失水量占体重的5%-10%,即每千克体重丢失水分约50-100ml。
(三)重度脱水
精神状态: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甚至昏迷。重度脱水时,机体的循环、代谢等功能严重紊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大。
皮肤黏膜:皮肤弹性极差,皮肤花纹,口腔黏膜极干燥。皮肤失水严重,弹性几乎消失,同时可能出现循环障碍导致的皮肤花纹。
眼窝及前囟:眼窝、前囟深度凹陷,闭目不合。体液大量丢失,颅内压显著降低,凹陷程度很深。
尿量:无尿或仅见微量尿量。肾脏几乎停止了滤过功能,无法形成尿液。
失水量:失水量占体重的10%以上,即每千克体重丢失水分约100-120ml。同时常伴有循环衰竭的表现,如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二、不同年龄小儿腹泻脱水的特点
(一)婴儿
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容易丢失,所以在发生腹泻脱水时,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例如,婴儿轻度脱水时可能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皮肤弹性改变、前囟凹陷等表现。而且婴儿对脱水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密切地观察和及时处理。因为婴儿的生理储备能力不如年长儿,一旦发生脱水,容易迅速进展为中、重度脱水。
(二)幼儿及年长儿
幼儿及年长儿的临床表现相对婴儿来说可能不太典型,但也有其特点。他们的精神状态变化可能相对婴儿更能表达出来,比如年长儿可能会主诉口渴等症状。然而,他们的皮肤弹性等体征的判断也需要结合其自身的身体状况来综合评估。与婴儿相比,他们的代偿能力相对稍强,但仍需重视腹泻脱水的情况,因为长时间的腹泻脱水也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
三、小儿腹泻脱水的家庭初步判断及应对建议
(一)家庭初步判断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眼窝及前囟、尿量等方面来初步判断小儿是否存在腹泻脱水以及脱水的程度。如果发现小儿有精神差、皮肤弹性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高度怀疑脱水,需及时就医。
(二)应对建议
对于轻度脱水的小儿,在及时就医的同时,可以少量多次给小儿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口服补液盐的正确配制和服用方法。对于中、重度脱水的小儿,家庭无法进行有效的纠正,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静脉补液等抢救治疗。同时,要注意在送医过程中尽量让小儿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颠簸等加重病情。另外,要积极治疗小儿的腹泻原发病,如是感染性腹泻,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感染药物等,但家庭中不要自行随意给小儿使用止泻药等,以免掩盖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