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洗牙(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家庭护理长期坚持等方面。日常刷牙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掌握正确方法,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牙线可清邻面菌斑等,不同人群使用有注意要点;洗牙用超声洁牙机等去除龈上牙结石等,不同人群有洗牙注意事项;龈下刮治术针对龈下牙结石,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家庭护理要注意饮食,减少含糖黏性食物摄入,不同年龄人群有饮食注意,还需定期复查口腔。
一、刷牙
日常刷牙的重要性: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但对于已经形成的牙结石,单纯刷牙难以完全去除。巴氏刷牙法是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保证每个牙面都得到清洁。
不同人群的刷牙注意事项:儿童由于手部协调能力有限,家长应帮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监督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老年人如果牙齿松动或有牙周疾病,应选择刷毛更软的牙刷,刷牙时力度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二、使用牙线
牙线的作用: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对于预防和早期去除邻面的牙结石有一定帮助。使用牙线时,取一段约25cm的牙线,将牙线的两端打双结形成线圈,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绷紧牙线,将牙线轻轻滑入牙间隙,紧贴牙面成C形,上下拉动,清洁邻面。
特殊人群使用牙线的注意事项:儿童使用牙线时需要家长协助,选择儿童专用牙线棒,避免牙线使用不当损伤牙龈;牙周炎患者牙龈退缩,牙间隙增大,使用牙线时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加重牙龈损伤。
三、洗牙(龈上洁治术)
洗牙的原理和过程:洗牙是由专业牙科医生使用超声洁牙机或手动洁治器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菌斑和色素。超声洁牙机是通过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将牙结石震碎,然后通过喷水将震碎的牙结石冲走;手动洁治器则是依靠手工操作来刮除牙结石。整个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牙结石的多少。
不同人群洗牙的注意事项: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洗牙,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在怀孕4-6个月时可以在医生评估下进行洗牙;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等,洗牙前需要告知医生,因为洗牙可能会导致出血不止,需要先控制病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洗牙前也需要咨询医生,调整抗凝药物的使用或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四、龈下刮治术
适用情况:当牙结石已经延伸到牙龈以下,即龈下牙结石时,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龈下刮治术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结石、菌斑。
特殊人群龈下刮治术的注意事项:儿童一般较少出现严重的龈下牙结石情况,如果有需要进行龈下刮治,由于儿童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在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下进行,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术后要加强口腔护理指导;老年人进行龈下刮治术时,要注意其身体状况,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手术前后要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避免感染。
五、家庭护理的长期坚持
饮食方面:减少食用含糖量高和黏性大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在牙齿表面残留,促进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例如,减少糖果、巧克力、年糕等食物的摄入。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要控制零食的量和频率,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同时避免过硬、过黏的食物损伤牙齿。
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到牙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新形成的牙结石并进行处理。儿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老年人由于口腔问题相对较多,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