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低烧有其体温范围、发热时间、伴随症状特点及与其他原因低热的鉴别特点,体温范围在37.3℃~38℃,发热时间有持续和间歇型,伴随肿瘤相关局部、全身症状,与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低热可通过有无感染灶、自身免疫病表现等鉴别。
一、体温范围特点
恶性肿瘤患者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7.3℃~38℃之间。这是因为肿瘤组织会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等致热物质,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导致体温处于相对低热的状态。不同年龄的恶性肿瘤患者低烧体温范围并无本质差异,但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可能对低热的耐受和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不过体温测量的标准范围是一致的。
二、发热时间特点
1.持续性
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低烧会呈现持续状态。例如一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肿瘤细胞大量增殖,持续释放致热物质,可使患者长时间处于37.3℃~38℃的低热状态。这种持续性低热与肿瘤细胞的不断代谢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持续释放有关。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在发热时间特点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自身的内分泌变化可能会对体温调节有一定影响,不过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低烧持续性特点影响不大。
2.间歇性
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间歇性低烧。比如一些实体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生长、坏死等过程不是持续稳定的,当肿瘤组织出现阶段性坏死等情况时,释放致热物质的量有波动,就会导致体温呈间歇性的低热,即体温在一段时间内升高到低烧范围,然后又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处于低热水平。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的患者,可能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肿瘤发展可能会影响体温调节,使间歇性低烧的表现可能更易出现波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由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决定。
三、伴随症状特点
1.肿瘤相关局部症状
肺癌患者低烧时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局部症状。这是因为肺癌肿瘤组织生长在肺部,影响肺部正常的呼吸和分泌功能,肿瘤组织的坏死等可刺激呼吸道引起相应症状。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肺癌高危人群,出现低烧时更应警惕肿瘤的可能。胃癌患者低烧时可能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肿瘤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这些消化系统的异常表现。
2.全身症状
多数恶性肿瘤低烧患者会伴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乏力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大量能量,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供应相对不足;消瘦则是由于肿瘤细胞不断增殖,掠夺机体营养,同时患者食欲可能受到影响,摄入营养减少,从而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乏力、消瘦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生长迟缓等,而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基础体质较弱,乏力、消瘦的表现会使其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需要更加关注营养支持等方面。
四、与其他原因低热的鉴别特点
1.感染性低热鉴别
感染性低热多有明确的感染灶,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除了发热外,还会有相应感染部位的典型症状,如肺部感染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症状,血常规等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而恶性肿瘤低烧虽然也有发热,但一般没有明显的感染灶相关症状,感染指标通常无明显感染性升高特点。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除了发热,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肺部转移等情况引起的低热,血常规可能无明显感染相关的白细胞及分类异常。
2.自身免疫性疾病低热鉴别
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低热,患者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他表现,如红斑狼疮患者可伴有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自身抗体检查等可发现相应的自身免疫指标异常。而恶性肿瘤低烧一般不具备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表现,通过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可以进行鉴别。不同性别患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引起低热的鉴别上,主要是依据各自疾病的特征性表现来区分,并无性别特异性的鉴别要点,但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发病率可能稍高,需要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