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交叉韧带损伤有疼痛、肿胀、膝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分急性剧痛和慢性隐痛;肿胀有急性快速肿胀和慢性反复肿胀;膝关节不稳定表现为抽屉试验阳性和关节错动感;活动受限包括屈伸和旋转活动受限,不同人群表现因自身情况有差异。
急性疼痛:受伤当时往往会感到膝关节内部有撕裂样的剧痛,部分患者能听到明显的撕裂声响,疼痛较为剧烈,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患者常因疼痛而难以继续维持受伤肢体的负重等动作。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程度,但会表现出哭闹、肢体不愿活动等异常表现;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关节炎等情况,受伤后的疼痛可能会因基础病情而有所不同,可能疼痛程度相对更难判断,但仍会有明显的疼痛加重表现。
慢性疼痛:在损伤恢复过程中或慢性阶段,可能会出现间断性或持续性的隐痛,尤其是在膝关节活动过多、负重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后,疼痛会加重。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疼痛感知有一定影响,可能使疼痛感觉略有不同,但本质仍是膝关节的不适疼痛。
肿胀
急性肿胀:受伤后膝关节很快会出现肿胀,这是因为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关节腔积血、积液,一般在数小时内即可观察到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可能会有轻度发红,肿胀会使膝关节外观增粗。儿童的膝关节相对较为娇嫩,肿胀可能会进展较快,且由于儿童皮肤较薄,肿胀表现可能更易察觉;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的患者,本身膝关节周围脂肪较多,肿胀可能被部分掩盖,但通过关节活动度等其他表现仍可辅助判断。
慢性肿胀:如果交叉韧带损伤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转为慢性阶段,膝关节可能会反复出现肿胀,肿胀程度相对急性肿胀可能较轻,但会持续存在,在活动后肿胀往往会加重。有长期站立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慢性肿胀可能会更明显,因为长时间的站立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肿胀难以消退。
膝关节不稳定
抽屉试验阳性:这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体征检查方法。前交叉韧带损伤时,向前抽屉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位,屈膝90°,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小腿近端,另一手固定患者大腿远端,向前拉小腿近端,会发现小腿向前移动的距离比健侧增加;后交叉韧带损伤时,向后抽屉试验阳性,即向后推小腿近端,小腿向后移动距离比健侧增加。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抽屉试验时的表现可能因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等因素略有差异,儿童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可能抽屉试验的阳性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但仍可通过对比健侧来判断;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影响肌肉力量,从而干扰抽屉试验的判断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关节错动感:患者自己能感觉到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有时会有错动、不稳定的感觉,比如在行走、上下楼梯或扭转膝关节时,会感觉膝关节好像要错位一样,这种不稳定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使患者不敢正常活动膝关节,担心膝关节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等因素,可能在行走等活动中对膝关节不稳定的感知可能与男性略有不同,但本质是膝关节的异常错动感觉。
活动受限
屈伸活动受限:膝关节的屈伸范围会受到明显影响,受伤后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膝关节或弯曲到正常的角度,比如正常膝关节屈曲可达到130°-150°,伸直可达0°,而交叉韧带损伤后可能屈曲角度减小,伸直也不能完全到位。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关节活动度就相对较差,但交叉韧带损伤会进一步加重这种受限情况;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受伤后活动受限可能会更明显,因为本身关节的灵活性就不足。
旋转活动受限:交叉韧带损伤还会导致膝关节旋转活动受限,患者在尝试扭转膝关节时会感到困难,且伴有疼痛和不稳定感,这会影响患者完成一些需要膝关节旋转动作的活动,如球类运动中的变向等。有运动习惯的人群,交叉韧带损伤导致的旋转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运动能力,而对于很少运动的人群,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扭转动作,如从坐姿起身时扭转身体等,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