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有反复发作性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肺功能检查有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标准、支气管激发试验评估气道反应性)及呼气峰流速及其变异率测定(≥20%提示通气功能可逆改变);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发作时两肺过度通气、缓解期多无异常,胸部CT特殊情况用于鉴别其他肺部疾病;过敏原检测包括体内(皮肤点刺试验)和体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为辅助诊断手段,需结合临床等综合判断。
一、临床表现方面
1.反复发作性症状:典型的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儿童患者喘息症状相对更为突出,而成人可能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即咳嗽变异性哮喘。生活方式方面,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剧烈运动、呼吸道感染等因素都可能诱发症状发作,有哮喘病史的人群需特别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2.症状可逆性: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这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气急、喘息等症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也会有所恢复,体现了气道的可逆性改变。
二、肺功能检查方面
1.通气功能检测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标准为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通过该试验可以判断气道是否存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对于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时,指标的判断标准是基于正常人群的肺功能参考值范围,儿童的肺功能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准确评估。
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这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但该试验有一定的风险,对于有明显呼吸困难等严重哮喘症状的患者一般不进行该项检查,在操作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
2.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测定:PEF昼夜变异率≥20%提示气道通气功能具有可逆性改变。患者需要每日定时监测PEF,一般在清晨和傍晚各测一次,通过监测PEF及其变异率可以帮助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以及病情的波动变化。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要协助其进行PEF的监测,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峰流速仪,并且要注意记录监测结果,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三、影像学检查方面
1.胸部X线检查:在哮喘发作时,可出现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喘息、咳嗽等症状的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对于有长期喘息症状的患者,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肺部的基本情况,但胸部X线对于哮喘的诊断并非特异性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胸部CT检查:一般情况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胸部CT无特征性改变,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与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病变等)鉴别时可能会进行胸部CT检查。胸部CT对于观察肺部细微结构的改变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典型哮喘患者,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四、过敏原检测方面
1.体内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等。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检测患者对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的过敏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时,需要注意皮肤的反应情况,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并且要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的发生。如果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提示患者可能对相应过敏原过敏,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接触该过敏原,减少哮喘发作的诱因。
2.体外过敏原检测:如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患者的过敏状态。体外过敏原检测相对安全,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如皮肤严重过敏等情况)是一种替代方法。但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过敏原检测,都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不能仅凭过敏原检测结果就确诊支气管哮喘,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