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有多种表现,皮肤表现包括颜色改变(不均匀含多种颜色)、形状改变(边缘不规整、大小短期内突变、表面不光滑有溃疡出血等);非皮肤部位表现有淋巴结肿大(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时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远处转移有相应部位症状(如转移肺有咳嗽咯血胸痛等,转移肝有肝区疼痛黄疸等,转移脑有头痛呕吐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黑色素瘤相对少见易转移且病变不典型,老年人表现易被忽略,不同性别症状表现无本质区别,有既往病史人群风险高需密切监测皮肤状况。
一、皮肤表现
(一)颜色改变
黑色素瘤的皮肤病变通常颜色不均匀,可包含多种颜色,如黑色、棕色、白色、红色、蓝色等。正常皮肤的色素分布相对均匀,而黑色素瘤病灶处色素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颜色杂乱。例如,一些黑色素瘤可能在原本单一颜色的痣的基础上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分泌色素的情况不同以及局部细胞的变化所致。
(二)形状改变
1.边缘:正常痣的边缘通常比较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且边界清晰。而黑色素瘤的边缘往往不规整,可能变得模糊、呈锯齿状或有切迹等。这是由于肿瘤细胞浸润周围组织,破坏了正常的皮肤结构边界,使得病变边缘不再整齐。
2.大小:短期内痣的大小突然变化是危险信号之一。一般来说,正常痣的大小相对稳定,如果痣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迅速增大,直径大于6毫米(约铅笔eraser大小),就要高度警惕黑色素瘤的可能。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导致病变区域面积扩大。
3.表面:黑色素瘤的表面可能不光滑,可出现溃疡、出血、结痂等情况。正常皮肤表面是平整且完整的,而黑色素瘤病灶处由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内部组织坏死等原因,会出现粗糙、隆起或凹陷等改变,进而可能有破溃出血现象。
二、非皮肤部位表现
(一)淋巴结肿大
当黑色素瘤发生转移时,可能首先转移至区域淋巴结。例如,位于下肢的黑色素瘤可能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位于上肢的可能转移至腋窝淋巴结等。此时可触摸到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质地可能较硬,活动度差等。这是因为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淋巴结,刺激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等反应性增生,导致淋巴结体积增大。
(二)远处转移症状
如果黑色素瘤发生远处转移,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比如转移至肺部,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肺部生长,破坏肺组织,影响肺的正常功能;转移至肝脏,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是由于肿瘤对肝脏组织的侵犯和破坏,影响肝脏的代谢、解毒等功能;转移至脑,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癫痫发作、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在脑部占据空间,引起颅内压升高以及对脑组织的压迫和损伤等。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
(一)儿童
儿童黑色素瘤相对少见,但也有其特点。儿童的黑色素瘤可能更易发生转移,且皮肤病变可能不太典型。例如,儿童的黑色素瘤病灶可能颜色较深,形状不规则,但由于儿童皮肤较薄等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皮肤新出现的异常病变,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黑色素瘤时,皮肤病变可能在外观上与其他年龄段有一定差异,但本质是相似的。老年人皮肤本身有一定的老化改变,黑色素瘤的表现可能在颜色、形状改变上可能被部分人认为是皮肤老化的表现而被忽略。所以老年人也需要定期自查皮肤,关注皮肤新出现的变化。
(三)不同性别
总体来说,男性和女性患黑色素瘤的几率在不同部位略有差异,但在症状表现上没有本质区别。不过,女性可能更关注自身皮肤的变化,相对男性可能会更早发现一些皮肤病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不论性别,都要重视皮肤的异常改变。
(四)有既往病史人群
对于有皮肤癌前病变病史,如原有不典型痣等的人群,患黑色素瘤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皮肤状况,因为这类人群本身皮肤细胞就存在一定的异常基础,更易发展为黑色素瘤,要定期检查皮肤病变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是否有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