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自闭症孩子在社交互动、语言发展、重复刻板行为、对环境变化反应、兴趣范围等方面与假自闭症孩子(如正常儿童因环境等因素暂时表现类似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家长发现孩子疑似自闭症表现应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评估诊断,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勿自行盲目判断,要相信专业医疗人员诊断以便对有需要孩子进行针对性干预支持。
一、社交互动方面
(一)真自闭症孩子
真自闭症孩子在社交互动上存在显著障碍。例如在婴儿期可能就表现出对他人的呼唤缺乏回应,幼儿期与同龄儿童玩耍时,难以融入群体,不会主动发起社交游戏,比如不会像正常孩子那样邀请同伴一起玩过家家等游戏,在交流时目光很少注视对方,更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在与他人沟通时,往往不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难以进行双向的、符合情境的交流。
(二)假自闭症孩子(如正常儿童因环境等因素暂时表现类似情况)
假自闭症孩子在社交互动上相对正常。比如正常儿童可能因初次到陌生环境有些拘谨,但当环境熟悉后能正常与他人交流互动,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目光会正常注视对方,能理解他人简单的情绪表达并做出相应回应,在群体活动中能较好地遵循社交规则进行互动。
二、语言发展方面
(一)真自闭症孩子
语言发展往往落后或存在异常。可能说话延迟,比如到2-3岁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短句,或者语言表达刻板重复,总是重复同样的词语或句子,语言内容与当时情境不相关。语言理解也存在问题,难以理解简单的指令,如“把玩具递给我”可能无法正确执行。
(二)假自闭症孩子
假自闭症孩子语言发展符合正常规律。正常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语言逐渐丰富,能正常理解各种指令并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语言的发展是循序渐进且符合正常的认知发展进程的,不存在明显的语言发展滞后或刻板重复等异常情况。
三、重复刻板行为方面
(一)真自闭症孩子
真自闭症孩子常出现重复刻板行为。例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往往是无目的的重复,很难被打断,并且这种刻板行为会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学习。比如有的孩子会每天固定时间重复做同一个动作,持续很长时间。
(二)假自闭症孩子
假自闭症孩子一般不会有这种持续的、无目的的重复刻板行为。正常儿童可能偶尔会有一些短暂的、情境性的类似行为,但不会频繁出现且不会严重干扰正常生活,比如偶尔因为好奇重复摆弄一个小物件,但很快就会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
四、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方面
(一)真自闭症孩子
真自闭症孩子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且难以适应。比如生活中环境的微小改变,如家具位置变动、日常路线改变等,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出现哭闹、焦虑等表现,并且会通过重复刻板行为来应对这种变化。
(二)假自闭症孩子
假自闭症孩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正常儿童虽然也可能对环境变化有一定反应,但通常能较快适应,情绪不会出现过度的波动,能够在环境改变后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状态继续正常活动。
五、兴趣范围方面
(一)真自闭症孩子
真自闭症孩子兴趣范围狭窄且刻板。往往只对少数几种特定的事物感兴趣,比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像只钟情于玩旋转的物品,而且对这些事物的关注方式也很特殊,只关注其中的某个细节,而忽略整体。
(二)假自闭症孩子
假自闭症孩子兴趣范围符合正常儿童的发展特点。正常儿童兴趣广泛,会随着年龄增长和接触不同事物而不断拓展兴趣领域,对多种类型的事物都可能产生兴趣,并且兴趣的发展是符合其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的。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发现孩子有疑似自闭症的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在评估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孩子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幼儿期和学龄期的表现侧重点可能不同,但都需要专业医生依据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来准确区分真假自闭症情况。同时,对于疑似情况不要自行盲目判断,要相信专业医疗人员的诊断,以便及时对有需要的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