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侧面疼的常见原因包括气胸本身致胸膜受刺激及胸膜摩擦,相关检查有胸部X线、CT及体格检查,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排气治疗(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儿童气胸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影响更严重,老年人病情常较严重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一、气胸侧面疼的常见原因
(一)气胸本身导致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当胸膜腔内气体积聚,会使胸膜受到刺激,引发疼痛,这种疼痛多表现为患侧胸部的刺痛或胀痛,尤其在活动或呼吸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自发性气胸常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由于肺组织本身存在的肺大疱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从而引起患侧胸部侧面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也容易出现气胸,进而导致侧面疼痛。
(二)胸膜摩擦
气胸时,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也会引起疼痛。这是因为气体进入胸膜腔后,破坏了胸膜的正常状态,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这种摩擦性疼痛的特点可能会随着呼吸运动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呼吸幅度较大时,疼痛可能会更明显。
二、相关检查与诊断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通过胸部X线可以直观地看到胸膜腔内的积气情况,表现为患侧胸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消失,受压的肺组织向肺门回缩。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胸部X线检查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下进行,要注意辐射防护。而对于老年人,胸部X线可以快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气胸以及气胸的严重程度。
2.胸部CT:对于一些轻微的气胸或者X线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胸部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胸膜腔内的气体分布以及肺组织的受压情况。例如,对于瘦高体型患者的微小肺大疱破裂导致的气胸,胸部CT可能会更早发现病变。在儿科中,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气胸患儿,胸部CT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病情,但同样要权衡辐射风险。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胸部的体格检查,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这些体征对于初步判断气胸有一定帮助。在检查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患者的配合程度,对于儿童需要更加耐心和轻柔的操作。
三、治疗与应对
(一)保守治疗
如果气胸量较少,例如肺压缩程度小于20%,患者症状较轻,可采取保守治疗。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休息时的护理,防止发生意外。同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促进气体的吸收。
(二)排气治疗
1.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少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的患者。通过穿刺针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抽出,缓解症状。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2.胸腔闭式引流:对于气胸量较大,或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将引流管放置在胸膜腔内,使气体能够持续排出,促进肺组织的复张。在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堵塞等情况,同时要观察引流液的情况以及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儿童
儿童发生气胸时,可能症状不如成年人典型,容易被忽视。例如,幼儿可能仅表现为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心肺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气胸对其影响可能更为迅速和严重。在治疗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如较小量气胸时尽量采用保守治疗,当需要进行有创操作时,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生理特点。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发生气胸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一方面,老年人对气胸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的耐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