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具有细胞异常增生(形态改变、生长局限)、生物学行为上无转移潜能且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晰、临床表现多数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但特定部位有局部表现等主要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
细胞形态改变:原位癌的细胞在形态上有明显异常,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细胞的大小、形态不一致,细胞核增大,核质比例失调,核染色质增多,染色加深,核分裂象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例如,宫颈原位癌的细胞可出现核异型性,表现为细胞核增大、深染,核浆比增大等情况,这是由于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紊乱,使得细胞异常增殖且形态发生改变。不同部位的原位癌在细胞形态上虽有一定共性,但也有各自组织来源细胞的特点,如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细胞可呈单个散在、实性团块或筛状排列等不同形态。
生长局限:原位癌的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没有突破基底膜向深层组织侵犯。它就像在上皮层这个“原地”生长的异常细胞群体,但还没有进一步向周围正常组织扩散的能力。比如皮肤原位癌,癌细胞仅局限于表皮内,不侵犯真皮层。这种生长局限的特性使得原位癌在早期相对容易被发现和处理,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生物学行为方面
无转移潜能:原位癌一般不会发生远处转移。因为它还没有突破基底膜,缺乏转移所必需的条件,如进入血管或淋巴管并随着体液循环到达远处器官定植生长等。例如肺原位癌,此时癌细胞还局限在上皮内结构中,不会像浸润癌那样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脑、骨等远处器官。这也是原位癌与浸润癌的重要区别之一,浸润癌由于已经突破基底膜并具备了转移能力,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晰:在显微镜下观察,原位癌与周围正常上皮组织之间有相对清晰的界限。正常上皮细胞具有正常的形态和排列结构,而原位癌区域的细胞是异常增殖的,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比如食管原位癌,癌组织与周围正常食管上皮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明确的界限,这为手术等治疗方式完整切除病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医生可以相对容易地将原位癌组织完整切除,而不用担心癌细胞已广泛浸润周围正常组织难以彻底清除。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某些原位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扩展,界限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清晰,但总体来说相比浸润癌,原位癌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界限还是相对更清晰一些。
临床表现方面
多数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很多原位癌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例如膀胱原位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血尿,但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原位癌局限在上皮内,还没有对周围组织造成明显的压迫或破坏,所以患者往往不会有明显的疼痛等不适感觉。只有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侵犯到周围组织或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时才会出现相应症状,这也导致原位癌往往在较晚期才被发现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正因为早期无症状,所以需要通过定期体检等方式来早期发现原位癌。不同部位的原位癌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如乳腺导管原位癌,部分患者可能在乳房内摸到无痛性肿块,但也有很多患者没有明显的乳房局部症状。
特定部位可能有局部表现:在某些特定部位的原位癌会有相对特定的局部表现。比如宫颈原位癌,可能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即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的情况,这是因为宫颈上皮的原位癌组织比较脆弱,受到刺激后容易出血。而皮肤原位癌可能表现为皮肤的斑块、丘疹等改变,颜色、形态与周围正常皮肤不同等。这些局部表现可以为医生发现原位癌提供线索,但也需要结合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原位癌的临床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女性的宫颈原位癌可能更容易因为绝经后出血等情况被发现,而年轻女性可能更多是因为接触性出血等情况就诊。
总之,原位癌具有细胞异常增生、生长局限、无转移潜能、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晰以及临床表现多样且多数不典型等主要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原位癌,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