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肺腺癌早期症状多样,部分无症状,有症状者包括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部隐痛钝痛、活动后气短等,不同症状有不同特点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如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等人群需留意相关症状变化。
一、无症状表现
部分浸润性肺腺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在一些长期吸烟人群、有肺癌家族史人群等中较为常见。因为肿瘤较小时,未对周围组织产生明显影响,所以患者可能不会有咳嗽、咯血等不适感觉,往往是在体检时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胸部CT等)偶然发现肺部异常病灶。
二、咳嗽
1.特点
多为刺激性干咳,咳嗽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只是偶尔轻咳,有的则可能频繁咳嗽。这种咳嗽往往没有明显的咳痰,或者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例如,有研究发现,约30%-50%的浸润性肺腺癌早期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且以刺激性干咳为主。
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将这种咳嗽误认为是吸烟引起的气道反应,从而容易被忽视。
2.与年龄、生活方式的关系
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气道功能有所下降,发生浸润性肺腺癌时咳嗽症状可能更易被察觉,但也可能因为年龄因素而被其他慢性疾病相关咳嗽所混淆。
长期吸烟的人群,其气道已经受到烟草烟雾的长期刺激,基础状态较差,发生浸润性肺腺癌时咳嗽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但也更易被自身长期吸烟导致的咳嗽所掩盖,需要特别注意咳嗽性质的改变,如从原来的吸烟相关性咳嗽转变为刺激性干咳且持续不缓解等情况。
三、咯血
1.特点
痰中带血较为常见,表现为痰液中带有少量血丝,有时可能是血丝样痰。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生长在支气管黏膜上,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痰液中。一般出血量较少,很少出现大量咯血的情况,但如果肿瘤侵犯较大血管,也可能出现较大量的咯血。
例如,在一些临床病例观察中,约10%-20%的浸润性肺腺癌早期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的症状。
2.与病史等的关系
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肺结核等疾病,发生浸润性肺腺癌时出现咯血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基础疾病复发等情况,需要结合影像学等检查进行鉴别。对于有长期吸烟史且出现痰中带血的人群,更要高度警惕浸润性肺腺癌的可能,因为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痰中带血在浸润性肺腺癌早期相对常见。
四、胸痛
1.特点
多为胸部隐痛或钝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在胸部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程度较轻,有的患者可能感觉胸部有闷痛不适的感觉。这种胸痛是由于肿瘤侵犯胸膜或周围组织引起的。
一般来说,早期的胸痛症状不剧烈,容易被患者忽视,比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觉得胸部偶尔有轻微的不适感,不像心绞痛那样有较典型的压榨性疼痛等表现。
2.与年龄、生活方式的关系
老年人群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会有所下降,所以胸痛症状可能不如年轻患者那么明显,容易被忽略。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胸部外伤史的人群,可能会将胸痛归咎于其他原因,从而延误对浸润性肺腺癌的早期发现。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胸部偶尔的隐痛可能被认为是劳累引起的,没有进一步检查,导致浸润性肺腺癌未能早期发现。
五、气短或喘息
1.特点
活动后气短较为常见,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加重。当肿瘤占据一定肺部体积,影响肺的通气功能时,患者在活动如快走、爬楼梯等情况下会感觉呼吸急促、气短。有的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喘息的感觉,但一般不是很明显的喘息发作,而是一种呼吸困难的感觉。
例如,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中,约10%-15%可能会出现活动后气短的症状。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长期吸烟的人群本身肺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生浸润性肺腺癌后,活动后气短的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且相对更明显。因为吸烟会损伤气道和肺组织,导致肺功能下降,当再发生浸润性肺腺癌时,肺功能进一步受损,活动耐力下降,气短症状更为突出。而对于平时缺乏运动、体质较弱的人群,发生浸润性肺腺癌后,即使肿瘤较小,也可能较早出现活动后气短的症状,因为其基础肺功能较差,对肺部病变引起的通气功能变化更为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