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可由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疾病,胸廓与胸膜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原因引起。气道疾病如儿童气道异物、成人COPD急性加重、老年人气道狭窄等可致阻塞;肺实质疾病中肺炎、ARDS分别因病原体感染、多种危险因素引发肺泡炎症、渗出或肺损伤;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因栓子堵塞肺动脉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胸廓畸形影响肺发育,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压迫肺组织或致肺压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累及呼吸中枢,周围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累及呼吸肌致呼吸功能障碍。
一、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疾病相关原因
1.气道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阻塞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例如,儿童可能因气道异物导致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影响气体的正常进出;成人则可能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气道黏液分泌增多、平滑肌痉挛,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通气功能受限。在老年人中,由于气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等因素,也更容易发生气道阻塞相关的呼吸衰竭。
2.肺实质疾病
肺炎: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肺炎都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肺实质,引起肺泡炎症、渗出,影响气体交换。例如,细菌性肺炎时,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使得氧气无法有效地从肺泡进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排出受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种危险因素可诱发ARDS,如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等。创伤患者在受伤后可能因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损伤,引发ARDS;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机体的炎症瀑布反应,也容易出现肺实质的弥漫性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形成肺水肿和肺不张,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3.肺血管疾病:肺栓塞是肺血管疾病中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血栓等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使肺循环阻力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对于有长期卧床、骨折、手术后等情况的人群,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较高,例如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由于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引起急性呼吸衰竭。
二、胸廓与胸膜疾病相关原因
1.胸廓畸形:先天性胸廓畸形如漏斗胸、鸡胸等,可能影响胸廓的正常形态和肺的发育,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对于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出现呼吸功能受损,在一些诱因下可引发急性呼吸衰竭。
2.胸膜疾病
大量胸腔积液: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如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等,可压迫肺组织,使肺组织压缩,限制肺的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无论是年轻患者的结核性胸腔积液还是老年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大量积液时都可能迅速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气体交换。
气胸:自发性气胸或外伤性气胸均可导致患侧肺被压缩,通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例如,瘦高体型的青壮年容易发生自发性气胸,在剧烈运动等诱因下,肺组织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压缩肺组织,引发急性呼吸衰竭;而外伤性气胸则常见于胸部外伤患者,由于胸壁完整性被破坏,气体进入胸腔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三、神经肌肉疾病相关原因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可累及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节律和深度异常,引起通气不足。老年人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人群,当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影响到脑干等呼吸中枢所在区域时,容易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此外,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也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呼吸调控,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2.周围神经肌肉疾病
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功能,导致肌肉无力。当累及呼吸肌时,如膈肌、肋间肌等,可引起呼吸肌无力,通气功能下降。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因重症肌无力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尤其是在感染、疲劳等诱因下,病情可能突然加重。
格林-巴利综合征:这是一种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可累及神经根、周围神经,导致肌肉无力,从下肢逐渐向上发展,若累及呼吸肌,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多见于青壮年,起病前常有感染等前驱症状,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时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