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内前交叉或后交叉韧带损伤,运动、非运动因素可致伤,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康复时不同年龄、人群等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
十字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发生损伤的情况。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前窝,止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后窝,止于股骨内侧髁外侧面,二者在膝关节内交叉,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二、常见病因
1.运动因素
年轻人:在剧烈运动中较为常见,比如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突然急停、变向、跳跃落地等动作,容易导致十字韧带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在快速攻防转换时,急停跳起投篮后落地,膝关节受到扭转力,就可能引发前交叉韧带损伤。
老年人:多与膝关节退变有关,在日常活动中,如行走时路面不平、不慎绊倒等,膝关节的不稳定或退变基础使得十字韧带容易受损。
2.非运动因素:交通事故中,膝关节受到强大的外力冲击,也可能导致十字韧带损伤。
三、临床表现
1.疼痛:受伤当时往往有明显的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受伤膝关节处可感觉到刺痛或撕裂样疼痛,随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
2.肿胀:损伤后膝关节迅速肿胀,一般在数小时内就会明显肿胀,这是因为韧带损伤后出血进入关节腔及周围组织。
3.活动受限:膝关节屈伸活动受到明显限制,受伤者难以正常行走、屈伸膝关节等,前交叉韧带损伤时膝关节可能出现明显的松弛感,后交叉韧带损伤时膝关节向后过度松弛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前抽屉试验:用于检查前交叉韧带,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患者小腿近端,向前拉小腿,若小腿前移明显超过对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后抽屉试验:用于检查后交叉韧带,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患者小腿近端,向后推小腿,若小腿后移明显超过对侧,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Lachman试验:主要检查前交叉韧带,患者仰卧,屈膝15°-30°,检查者一手固定股骨远端,另一手向前拉小腿近端,若有明显向前移动,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2.影像学检查
膝关节MRI检查:是诊断十字韧带损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十字韧带的损伤情况,如韧带是否断裂、断裂的部位等,还能观察到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轻度的十字韧带损伤,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受伤72小时内)、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急性期处理,然后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一般适用于损伤程度较轻、不影响膝关节基本稳定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条件不允许手术或损伤较轻的情况。
2.手术治疗
对于完全断裂的十字韧带损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等。手术可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一般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多建议手术治疗,通过重建韧带恢复膝关节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以满足其日常活动及运动需求。
六、康复注意事项
1.不同年龄人群
儿童:儿童十字韧带损伤后康复需更加谨慎,康复训练要在专业医生和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影响儿童膝关节正常发育。因为儿童膝关节仍在生长发育中,康复过程中要关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成年人:成年人康复要根据损伤程度和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同时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
2.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的康复差异,但女性在运动中可能因解剖结构等因素有不同的损伤风险,康复中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
3.生活方式:康复期间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重体力劳动等,对于运动员要在康复良好后逐步恢复运动,遵循科学的运动回归计划。
4.特殊人群风险: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康复中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对于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康复训练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可选择较为温和的康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