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的引发因素多样,包括口腔局部因素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不良)、呼吸道疾病(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糖尿病;还有其他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长期不吃早餐)、药物因素、年龄因素(儿童因自洁能力差、消化系统不完善易口臭,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少、易患全身性疾病易口臭)。
一、口腔局部因素引起的口臭
1.龋齿:牙齿龋坏处存在食物残渣、细菌等,细菌分解这些物质会产生异味。例如,浅龋时可能就开始有轻微异味,随着龋坏加重,异味可能更明显。儿童如果爱吃甜食且口腔清洁不佳,容易发生龋齿导致口臭;成年人长期口腔卫生维护不好也可能出现。
2.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牙龈,引起牙龈发炎,炎症部位细菌滋生,产生异味。牙龈炎患者牙龈红肿、易出血,同时伴有口臭。青少年由于青春期激素变化等原因易患牙龈炎,成年人也可能因口腔卫生不良引发。
3.牙周炎:牙周炎比牙龈炎更严重,牙周袋形成,袋内有大量细菌及炎性分泌物,会产生特殊的臭味。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等问题,口臭往往比较明显,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牙周炎,但年轻人如果口腔卫生差也可能发病。
4.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溃疡,溃疡面细菌感染会产生异味。患者口腔内有溃疡创面,伴有疼痛,同时口臭。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口腔溃疡,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维生素缺乏等。
二、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口臭
1.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食物消化不完全,可能导致口臭。例如,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异常,消化过程受影响,可能从口腔散发异味。成年人患胃炎、胃溃疡的比例较高,饮食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等是诱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等有异味的物质,通过口腔呼出导致口臭。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人群中较为常见,家庭内易相互传染,各年龄段均可感染。
消化不良: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可从口腔表现为口臭。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出现消化不良导致的口臭;年轻人如果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也可能引发。
2.呼吸道疾病
鼻窦炎:鼻窦内细菌感染、分泌物潴留,可能产生异味并经后鼻孔倒流至口腔,引起口臭。鼻窦炎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患病,上呼吸道感染等是常见诱因。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感染时,气道内有炎性分泌物,细菌滋生,可产生异味,部分异味会从口腔呼出。中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较高,呼吸道感染是常见诱发因素。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酮体生成增加,可出现丙酮味的口臭。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年轻人也有发病可能,长期高糖饮食、遗传等是糖尿病的相关因素。
三、其他因素引起的口臭
1.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残留在口腔中,且吸烟会影响口腔唾液分泌,唾液有清洁口腔的作用,唾液分泌减少易导致口臭。长期吸烟者口臭问题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吸烟者都可能出现。
饮酒:酒精会使口腔干燥,同时酒精代谢产物可能通过口腔散发气味,导致口臭。经常饮酒的人较易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段饮酒者均可发生。
长期不吃早餐:经过一夜睡眠,口腔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滋生,加上早餐缺失,口腔内环境改变,容易产生口臭。各年龄段都可能因不吃早餐出现口臭,年轻人因作息不规律等更易出现。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引起口臭副作用,如一些降压药、降糖药等。具体药物因个体差异和药物种类不同而异,患者在服用可能有此副作用的药物时需留意口腔气味变化,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在用药时更要密切关注。
3.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口腔自洁能力差,若饮食中甜食摄入多且未及时清洁口腔,易患龋齿、牙龈炎等导致口臭;同时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不良也可能引起口臭,比如幼儿添加辅食不当时。
老年人:老年人唾液腺功能减退,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且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牙周炎等,这些因素都易导致口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