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胸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和其他因素。感染因素有临近组织感染蔓延(如肺部、纵隔、膈下感染蔓延)、创伤性感染(胸部外伤、医源性感染);特殊病原体感染相关脓胸有结核分枝杆菌、真菌性感染;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力低下人群(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和营养不良人群,这些人群易因自身状况增加脓胸发生风险。
一、感染因素引起脓胸
(一)临近组织感染蔓延
1.肺部感染:肺炎是导致脓胸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肺炎。当肺部的感染病灶,如肺脓肿直接蔓延至胸膜腔时,就可能引发脓胸。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容易并发脓胸,这是因为该细菌产生的毒素容易破坏肺组织,进而向胸膜腔扩散。对于儿童来说,肺炎是较为常见的引发脓胸的因素,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肺部感染后更易扩散至胸膜腔。
2.纵隔感染:纵隔部位的感染,如纵隔脓肿,也可波及胸膜腔。纵隔与胸膜腔相邻,纵隔感染灶中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进入胸膜腔,引发脓胸。一些患者可能因食管穿孔等原因导致纵隔感染,进而引发脓胸。
3.膈下感染:膈下脓肿可通过膈肌淋巴途径或直接穿破膈肌进入胸膜腔。例如,肝脓肿如果位置靠近膈肌,就有可能穿破膈肌进入胸膜腔引起脓胸。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膈下感染导致脓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需要注意排查相关的感染源。
(二)创伤性感染
1.胸部外伤:胸部受到穿透性外伤,如刀刺伤、枪弹伤等,外界的细菌可直接进入胸膜腔,引起感染导致脓胸。此外,胸部闭合性外伤,如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肺组织、胸膜等,也可能将细菌带入胸膜腔引发感染。对于有胸部外伤史的患者,尤其是外伤后出现发热、胸痛等症状时,要警惕脓胸的发生。在儿童中,如果发生胸部外伤,由于其组织修复等方面的特点,也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脓胸相关表现。
2.医源性感染:某些医疗操作可能导致脓胸,如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过程中,如果无菌操作不严格,就可能将细菌带入胸膜腔引起感染。另外,食管手术、心脏手术等胸部手术过程中,也有发生医源性脓胸的风险。对于接受过胸部相关手术或有创操作的患者,要加强术后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脓胸情况。
二、特殊病原体感染相关脓胸
(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可引起脓胸,称为结核性脓胸。多是由于肺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胸膜腔,或者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至胸膜引起感染。结核性脓胸在一些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同时有胸痛、呼吸困难等脓胸相关表现。在儿童中,如果有结核接触史,出现相关症状时要考虑结核性脓胸的可能。
(二)真菌性感染
某些真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脓胸,例如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真菌性脓胸。这些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从而引发胸膜腔的感染。
三、其他因素与脓胸的关系
(一)免疫力低下人群
1.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各器官功能减退,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且感染后不易控制。例如,老年人患肺炎后,发生脓胸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如果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并发感染,包括脓胸。在护理老年人时,要注意观察其肺部等相关部位的感染情况,早期发现脓胸。
2.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其免疫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极弱。这类患者发生脓胸的概率明显增加,且感染的病原体可能较为复杂,治疗也相对困难。对于免疫缺陷患者,要采取严格的预防感染措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迅速进行排查和治疗。
(二)营养不良人群
营养不良的人群,尤其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感染。例如,蛋白质缺乏会影响抗体的合成,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等,进而引发脓胸。在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患肺炎后发展为脓胸的风险也会增加。对于营养不良的人群,要注重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性疾病包括脓胸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