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存在多种风险,包括出血风险(术中、术后出血)、感染风险(切口、腹腔感染)、吻合口相关风险(吻合口漏、狭窄)、泌尿系统相关风险(尿潴留、感染)及其他风险(性功能障碍、肠粘连),医生会术前评估采取措施降风险,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处理并发症。
术中出血:直肠癌手术过程中,由于盆腔部位血管丰富,手术操作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例如,在分离直肠周围组织时,可能伤及供应直肠的动脉或静脉。根据临床统计,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术中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输血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其血管弹性差,术中出血风险可能相对更高,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导致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概率增加;而老年患者血管壁弹性减退,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术后出血:术后早期可能发生出血,多与手术创面止血不彻底有关。一般在术后几天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明显升高,因为其自身凝血机制存在问题,难以有效形成血栓来止血。
感染风险
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是细菌入侵的途径之一,若患者自身营养状况差、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切口感染的概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易发生切口感染。统计数据显示,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高出数倍。
腹腔感染: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肠道内容物溢出,引发腹腔感染,出现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对于肠道准备不充分的患者,肠道内细菌数量多,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风险更高。例如,肠道准备时泻药服用不规范,肠道清洁不彻底,残留的粪便中的细菌容易在手术中污染腹腔,从而引发感染。
吻合口相关风险
吻合口漏:这是直肠癌手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肠道吻合口愈合不良时,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可引起严重的腹膜炎等。肿瘤分期较晚、局部血供差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另外,患者营养状况差,如低蛋白血症,会影响吻合口的愈合能力,增加吻合口漏的风险。有吸烟史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血管收缩,导致局部血供不良,也可能使吻合口漏的发生几率增加。
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导致吻合口狭窄,引起排便困难等症状。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的肠道功能恢复和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吻合口狭窄情况。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组织较多,手术操作相对困难,可能影响吻合口的对位和愈合,进而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风险。
泌尿系统相关风险
尿潴留:直肠癌手术可能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术后尿潴留。尤其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等涉及盆腔神经操作的手术,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有一定比例。老年患者本身排尿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再加上手术的影响,更容易发生尿潴留。术后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可降低尿潴留的发生概率。
泌尿系统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对于留置导尿管的直肠癌手术患者,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护理,定期更换尿管等,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有前列腺增生病史的老年患者,本身存在排尿不畅的情况,术后留置导尿管时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其他风险
性功能障碍:男性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时,可能损伤支配性功能的神经,导致术后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等性功能障碍问题。对于有性生活需求的中青年男性患者,这一风险需要在术前充分沟通告知。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概率,如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等不同术式对神经的影响程度不同。
肠粘连:手术操作会刺激腹腔内组织,术后容易发生肠粘连,严重时可能引起肠梗阻。患者术后早期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肥胖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多,术后肠管之间更容易相互粘连,因为脂肪组织的存在增加了肠管之间接触和粘连的机会。
总之,直肠癌手术存在多种风险,医生会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患者在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