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由皮肤自身疾病如湿疹(多种内外因素致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瘙痒等表现)、银屑病(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多,有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伴瘙痒)、疥疮(疥螨寄生致传染性皮肤病,夜间瘙痒剧,皮损好发于指缝等部位)引发;系统性疾病中糖尿病因血糖高刺激神经末梢等致痒且易引发感染加重,肝肾疾病里慢性肾功能不全因代谢产物排泄问题刺激神经等致痒、肝病因胆汁淤积等致痒,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因代谢亢进刺激神经末梢致痒、甲减因代谢减慢致皮肤干燥致痒,恶性肿瘤因肿瘤细胞释放物质等致痒;特殊人群中儿童与特应性皮炎相关,老年人因皮肤老化干燥及合并慢病致痒,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肝肾疾病患者要治原发病及皮肤护理。
一、皮肤自身疾病相关
(一)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其发病机制与免疫、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关。患者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瘙痒为主要症状之一,急性期可有渗出倾向,慢性期表现为皮肤浸润、肥厚。例如,特应性湿疹常见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儿童及青少年多发,瘙痒程度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局限或广泛分布,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其病理基础是表皮细胞增殖过快,角质形成细胞更替时间缩短,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引发瘙痒等症状。
(三)疥疮
由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夜间瘙痒往往加剧,皮损好发于指缝、腕部屈侧、下腹部等部位,可见丘疹、水疱及隧道。
二、系统性疾病相关
(一)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神经末梢及植物神经,导致皮肤瘙痒。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滋生,易引发皮肤感染,进一步加重瘙痒。例如,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升高。
(二)肝肾疾病
1.慢性肾功能不全:体内尿素、肌酐等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经皮肤排泄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此外,患者常伴有皮肤干燥、尿素霜沉积等情况,也会加重瘙痒。
2.肝病:如胆汁淤积性肝病,由于胆汁淤积,胆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同时,肝病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等情况,也与皮肤瘙痒的发生相关。
(三)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代谢亢进,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温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患者还常伴有多汗、心悸、体重减轻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典型表现。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皮肤新陈代谢减慢,皮肤干燥、粗糙,可出现瘙痒症状,同时伴有畏寒、乏力、水肿等表现。
(四〕恶性肿瘤
某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可能因肿瘤细胞释放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或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皮肤瘙痒。例如,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出现皮肤瘙痒,且可能为首发症状之一,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影响皮肤神经末梢有关。
三、特殊人群相关情况
(一)儿童
儿童皮肤瘙痒可能与特应性皮炎关系密切,特应性皮炎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患儿除皮肤瘙痒外,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其他特应性疾病表现,皮肤易出现干燥、红斑、丘疹等改变,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皮肤保湿护理。
(二)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瘙痒多与皮肤老化、干燥有关,皮肤汗腺、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水分丢失增加,导致皮肤干燥,引起瘙痒。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肾疾病等,进一步增加皮肤瘙痒的发生风险,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时,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是导致皮肤瘙痒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缓解瘙痒症状,同时要注意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四)肝肾疾病患者
肝肾疾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肝病患者需针对肝病病因进行相应治疗,通过改善肝肾功能来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