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如颅内病变、全身性疾病),不同人群(儿童、女性、老年人)头痛特点有别;牙痛原因有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不同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牙痛特点各异。
一、原因
1.原发性头痛
偏头痛: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较男性常见。其发病与遗传、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等)、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等有关。典型偏头痛有先兆症状,如视觉先兆(闪光、暗点等),随后出现单侧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紧张型头痛:常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以及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有关。多见于成年人,疼痛多为双侧紧箍样或压迫样,程度为轻至中度,一般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可伴有畏光、畏声等。
丛集性头痛:男性多见,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等症状,疼痛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5-180分钟。
2.继发性头痛
颅内病变: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除头痛外,常伴有发热、颈项强直等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脑膜或脑组织引起头痛。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起病急骤,头痛剧烈,常伴有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可如“炸裂样”,是由于血液刺激脑膜和脑血管引起。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颅内压逐渐升高,导致头痛,多为进行性加重,可伴有视力下降、呕吐等症状。
全身性疾病:
发热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引起发热时,可导致头痛,这是由于发热使脑血管扩张所致。
高血压: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引起头痛,多为全头部胀痛,血压控制后头痛可缓解。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脑组织缺氧,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二、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头痛可能与发热性疾病、颅内感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脑积水等)有关。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头痛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女性: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头痛发生率可能不同。月经前期或经期头痛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妊娠期头痛可能与激素、血压等变化有关;更年期头痛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老年人:老年人头痛需警惕颅内血管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肿瘤等。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且肿瘤生长相对缓慢,但一旦出现头痛往往病情较复杂。
牙痛
一、原因
1.龋齿
细菌感染导致牙体硬组织破坏,当龋洞达到牙本质深层时,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会引起疼痛,是最常见的牙痛原因之一。细菌在口腔内发酵产酸,腐蚀牙齿,逐渐形成龋洞。
2.牙髓炎
多由龋齿发展而来,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引起牙髓炎症。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痛、夜间痛、放射性痛,疼痛剧烈,患者常难以定位患牙;慢性牙髓炎症状相对较轻,可有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
3.根尖周炎
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表现为患牙咬合痛、跳痛,牙齿有浮起感;慢性根尖周炎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咀嚼不适等。
4.牙周炎
由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刺激牙周组织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晚期可出现牙齿松动、疼痛等症状。
5.智齿冠周炎
多见于下颌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智齿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表现为智齿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
二、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牙痛多与龋齿有关,可能是由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喜欢吃甜食等原因导致。乳牙龋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
孕妇:孕妇牙痛需谨慎处理,因为孕期用药受限。孕妇牙痛可能与妊娠期牙龈炎有关,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发生牙龈炎,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牙痛可能与牙齿磨损、牙龈退缩、根面龋、牙周炎等有关。牙齿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容易出现冷热刺激痛;根面龋是由于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细菌容易侵蚀牙根引起龋坏;牙周炎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导致牙齿松动、疼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