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局部症状包括鼻部症状(普通病毒感染初期鼻内干痒、灼热,后鼻塞、流清水涕等,流感病毒感染鼻部症状更突出)和咽部症状(咽部不适、咽干、咽痛等);全身症状有发热(不同病原体发热特点不同,持续时间各异)、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等,儿童表现不同)及部分患者有胃肠道症状;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儿童中婴幼儿主要发热、拒食等,学龄儿童可清晰表达咽痛等;老年人发热不典型,易现并发症,孕妇用药需谨慎且要关注药物对胎儿安全性。
一、局部症状
(一)鼻部症状
1.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初期多表现为鼻内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一般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吃奶困难等情况。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出现鼻部更明显的过敏样症状加重。
2.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部症状相对普通病毒感染可能更为突出,鼻塞、流涕症状较明显,部分儿童流感患者可出现眼结膜充血等表现。
(二)咽部症状
1.一般表现
可出现咽部不适、咽干,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咽痛,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对于有基础咽喉炎病史的患者,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痛等咽部症状可能更易诱发且程度更重。儿童由于咽部神经等发育特点,可能对咽痛的表述不如成人清晰,但会表现出哭闹、拒食等情况。
二、全身症状
(一)发热
1.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发热特点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程度不一,可为低热(体温37.3-38℃)至中度发热(体温38.1-39℃),部分流感病毒感染可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高热,且体温波动较大。年龄较小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感染时更易出现高热,且可能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儿童,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要更加谨慎处理。
2.发热持续时间
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一般持续3-5天。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持续3-7天。
(二)全身不适
1.一般情况
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哭闹不安。对于生活方式较sedentary(久坐不动)的人群,在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全身不适症状可能更明显,因为其肌肉基础相对较差。而经常运动的人群,可能肌肉酸痛等症状相对较轻,恢复相对较快。
(三)其他全身表现
1.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尤其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胃肠道症状较为常见。这可能与病毒感染累及胃肠道相关。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如胃炎等)的儿童,胃肠道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
1.婴幼儿
可能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波动大,还可出现拒食、烦躁不安,部分可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由于鼻塞可能出现张口呼吸,影响睡眠和吃奶。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变化以及呼吸情况,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
2.学龄儿童
除了上述局部和全身症状外,可能会更清晰表达咽痛、头痛等症状,部分儿童可能出现畏寒等表现。学龄儿童如果在学校等集体场所发病,需要注意隔离,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同学。
(二)老年人
1.机体功能衰退影响
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热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等。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等衰退,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要加强监测,如观察呼吸频率、心率等变化。对于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的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诱发慢性疾病急性发作,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三)孕妇
1.特殊生理状态影响
孕妇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其症状与非孕妇类似,但需要关注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在出现症状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自身抵抗力来对抗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