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又称平足症,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有疼痛、步态异常、足部外观改变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儿童、成人、老年人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要关注发育、合理营养和锻炼,成人注意工作姿势和保守治疗,老年人要选合适鞋子、适度活动及就医治疗。
扁平足的分类
先天性扁平足:多由于足骨先天发育异常所致,比如足舟骨结节完全分裂、跟骨为先天性垂直距骨等,从出生时就存在足弓异常的情况,在儿童时期可能就会表现出行走姿势异常等表现。
后天性扁平足
获得性扁平足:常见于成年人,多种因素可导致,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体重增加、足部外伤、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影响足部结构和功能,使得原本正常的足弓逐渐塌陷。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由于足部长期承受较大压力,更容易出现后天性扁平足。
扁平足的临床表现
疼痛:主要表现为足底部疼痛,尤其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可涉及足底内侧、足跟等区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小腿肌肉疼痛,这是因为足部为了代偿足弓塌陷,小腿肌肉过度使用而引起疲劳性疼痛。
步态异常:行走时脚步可能会呈外翻状,步伐不稳,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踮脚行走等异常步态,影响正常的行走功能和运动能力。例如,儿童患有扁平足时,可能在奔跑、跳跃等活动中表现出与正常儿童不同的步态,容易疲劳。
足部外观改变:可见足弓低平或消失,足外翻,足底跟部内缘可能会有肿胀等表现。
扁平足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足部的外观,检查足弓的形态,比如让患者站立,观察足底与地面的接触情况等。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测试,如单足站立试验等,来初步判断足弓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足骨的结构,帮助医生判断足弓的角度、足骨的形态等是否正常,对于诊断扁平足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扁平足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扁平足一般无需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扁平足,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保守治疗主要有使用足弓支撑垫来维持足弓的形态,缓解疼痛;进行足部肌肉锻炼,增强足部肌肉力量,如通过踮脚、脚趾抓毛巾等运动来锻炼足底肌肉;穿着合适的鞋子,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鞋底较硬的鞋子来减轻足部压力。手术治疗则是在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预防: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合理的营养摄入,保证骨骼的正常发育。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儿童,要控制体重,减轻足部的负担。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足部锻炼,如赤脚在沙滩、草地等不同质地的地面上行走,刺激足部肌肉和韧带的发育。对于成年人,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行走和站立姿势,避免长期处于不良的姿势下工作或生活,定期进行足部的检查和保健。
不同人群扁平足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时期是足部发育的关键阶段,扁平足可能会影响足部正常发育。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足部情况,如发现儿童行走姿势异常、足部外观有异常等,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骨骼和足部组织的正常生长。同时,要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足部锻炼,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不良行走姿势。
成年人:成年人扁平足可能与长期的生活、工作方式有关。对于从事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工作的成年人,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定时更换姿势,减轻足部压力。可以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足部放松活动,如踮脚、旋转脚踝等。如果已经出现扁平足相关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措施,如使用足弓支撑垫等,以缓解疼痛和延缓病情进展。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应考虑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合适的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扁平足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且可能合并其他足部或全身疾病。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护,选择舒适、supportive(支撑性好)的鞋子,避免穿着高跟鞋等不合适的鞋子。平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行走和剧烈运动。如果出现足部疼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合并疾病等因素,优先选择对身体负担较小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