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轻症状等情况,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手术适用于全层撕裂等情况,方式有缝合、切除等关节镜下手术;不同人群治疗有特点,儿童谨慎手术且关注康复,老年人视情况选非或手术且术后防过度活动,运动员尽早手术并严格康复。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适用于半月板损伤程度较轻、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如年轻患者中半月板红区损伤且未累及关节负重面等情况,对于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无法耐受手术的也可考虑。
对于急性半月板撕裂且有轻度疼痛、肿胀的患者,若磁共振检查显示半月板损伤为非全层撕裂等情况,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
2.具体措施
休息与制动:急性期应减少患侧膝关节的活动,必要时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限制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让损伤的半月板有一定的修复环境。例如在受伤后的1-2周内,尽量避免行走过多,尤其是上下楼梯、深蹲等动作。
物理治疗:
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每天进行3-4次冷敷,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因为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渗出。
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一般每天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促进半月板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康复训练: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包括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即在膝关节伸直位,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还有膝关节屈伸的渐进性训练,从小范围的屈伸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度,但要避免过度屈伸导致损伤加重。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半月板全层撕裂:如磁共振显示半月板撕裂累及全层,且患者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交锁(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活动)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时,需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年轻运动员半月板全层撕裂,由于其对膝关节功能要求较高,多需手术修复或切除。
半月板损伤合并其他结构损伤:若半月板撕裂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等情况,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因为多种结构损伤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手术可以同时处理相关损伤。
2.手术方式
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半月板红区或红白区的损伤,通过缝合技术将撕裂的半月板修复,保留半月板的功能。例如对于年轻患者半月板红区的纵行撕裂,可采用半月板缝合术,术后通过康复训练促进半月板愈合。
半月板切除术:适用于半月板损伤严重、无法修复或患者年龄较大、膝关节退变明显等情况。切除损伤的半月板后,可缓解疼痛等症状,但会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有一定影响,术后患者需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适当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膝关节的功能。
关节镜下手术:目前多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通过在膝关节周围建立几个小孔,放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无论是半月板缝合还是切除都可在关节镜下完成。
三、不同人群的治疗特点
1.儿童
儿童半月板撕裂相对较少见,多与外伤等因素有关。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更加谨慎。对于儿童半月板损伤,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如休息、物理治疗等,因为儿童半月板有一定的修复潜力。但如果损伤严重,需要手术时,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且术后康复要密切关注儿童的配合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因为儿童的膝关节功能对未来的生活和运动影响较大。
2.老年人
老年人半月板撕裂常合并膝关节退变、骨质疏松等情况。对于老年人半月板损伤,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基础疾病较多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若需手术,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膝关节退变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更倾向于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等,术后康复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加重膝关节损伤,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等问题,适当补充钙剂等。
3.运动员
运动员对膝关节功能要求高,对于半月板撕裂多需尽早手术治疗,以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重返赛场。手术方式会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半月板缝合术等尽量保留半月板功能的手术,但术后康复要求严格且高强度,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确保运动员能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