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呼吸衰竭会引发呼吸频率、节律异常,出现发绀,伴有精神神经症状及其他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各有特点,如成人、儿童呼吸频率异常表现不同,潮式、毕奥呼吸是呼吸节律异常的情况,发绀在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表现,精神神经症状包括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还会有循环系统、消化道等其他表现。
呼吸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之后再重复上述过程。这是因为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只有在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才能有效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和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刺激,呼吸再次减弱进而暂停,常见于脑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对于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潮式呼吸,因为其脑血管调节功能较差,容易因脑供血不足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对于儿童,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潮式呼吸,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炎症等因素影响呼吸中枢,可出现这种异常的呼吸节律。
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其特点是呼吸深度不等、呼吸频率不规则且呼吸间断。这是呼吸中枢严重抑制的表现,多见于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膜炎等,老年人若有颅内血管病变或颅内感染,发生毕奥呼吸的风险增加,因为颅内病变容易直接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儿童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出现毕奥呼吸,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颅脑病变对其呼吸中枢的影响更为显著。
发绀
中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气体交换障碍,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从而出现发绀现象。发绀可表现为口唇、甲床等部位呈青紫色。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发绀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皮肤较薄,发绀可能更易观察到。例如,新生儿中枢性呼吸衰竭时,若存在气体交换问题,很快就会出现口唇、手指等部位的发绀,因为新生儿的血液循环相对敏感,血氧变化更容易通过皮肤表现出来;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血氧异常,当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发绀可能会更为明显,且老年人对缺氧的耐受性相对较差,发绀出现时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精神神经症状
烦躁不安:患者可能出现烦躁、坐立不安等表现,这是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导致机体缺氧,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来说,中枢性呼吸衰竭时烦躁不安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性更差,且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烦躁不安可能是其早期主要的精神神经症状之一;老年人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时,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但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导致的精神症状,需要注意鉴别,不过缺氧引起的烦躁不安通常在改善缺氧后会有所缓解。
意识障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表现。这是由于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意识障碍出现较早且变化较快,例如婴幼儿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可能迅速从正常状态进入嗜睡甚至昏迷状态;老年人由于脑储备功能下降,发生意识障碍时往往提示病情已较为危重,且老年人发生意识障碍还可能与合并的脑血管疾病等有关,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其他表现
循环系统表现:早期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这是机体的代偿性反应,试图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以改善缺氧状况;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表现,提示心脏功能受到抑制,循环功能衰竭。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的反应有所不同,儿童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但中枢性呼吸衰竭严重时也会出现心率和血压的明显改变;老年人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可能存在减退,中枢性呼吸衰竭时更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严重紊乱,因为其心脏的储备功能和对缺氧的耐受能力都较差。
消化道症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与缺氧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有关。老年人本身胃肠道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中枢性呼吸衰竭时胃肠道缺血缺氧更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中枢性呼吸衰竭时也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但相对老年人来说,儿童的胃肠道反应可能因年龄较小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需要密切观察其消化道症状的变化,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