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肿胀原因多样,包括创伤性(急性创伤、慢性劳损)、炎症性(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退行性、感染性、代谢性等因素;治疗有一般治疗(休息、冷敷与热敷)、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特殊人群需针对性处理。
一、膝盖疼痛肿胀的原因
(一)创伤性因素
1.急性创伤:
运动中突然的扭伤,比如打篮球时急停变向导致膝关节内的韧带(如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等)或半月板损伤,常见于青壮年爱运动人群。例如,足球运动员在拼抢过程中膝关节扭转,容易引发半月板撕裂,出现膝盖疼痛肿胀。
直接的外力撞击,像车祸中膝盖受到撞击,可能导致髌骨骨折、软组织挫伤等,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明显外伤史人群风险较高。
2.慢性劳损: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的人群,如矿工、舞蹈演员等,膝关节软骨会因过度磨损而出现退变,引发骨关节炎,导致膝盖疼痛肿胀,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高强度运动人群。
(二)炎症性因素
1.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膝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出现膝盖疼痛肿胀,且呈对称性,同时可能伴有晨僵现象,即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持续时间较长。
2.痛风性关节炎:
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膝关节滑膜等部位,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常见于中年男性,有高嘌呤饮食史或痛风家族史人群易患,疼痛通常较为剧烈,起病急骤,夜间发作较多。
(三)退行性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骨质增生等情况逐渐出现,引发骨关节炎,这是中老年人膝盖疼痛肿胀的常见原因之一,女性相对男性更易受影响,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
(四)其他因素
1.感染性因素:
膝关节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可导致膝盖出现红、肿、热、痛,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
2.代谢性因素:
如血色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导致铁在膝关节等部位沉积,引起关节病变,出现疼痛肿胀,有相关代谢性疾病病史人群需警惕。
二、膝盖疼痛肿胀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或炎症。对于创伤性因素导致的膝盖疼痛肿胀,应让患者制动休息,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膝关节,防止进一步损伤。例如,半月板损伤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
2.冷敷与热敷:
在急性期(通常是创伤后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膝盖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而在急性期过后,可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肿胀。比如,对于慢性劳损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肿胀,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消肿的作用,可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膝盖疼痛肿胀,但有消化道疾病史人群使用时需谨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
如果是炎症性疾病导致的严重膝盖疼痛肿胀,如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起到快速消炎止痛的作用,但多次注射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导致关节软骨退变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
对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情况,可通过关节镜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例如,半月板撕裂可以在关节镜下进行缝合或修整,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适用于适合微创治疗的患者。
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适用于严重的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磨损严重,疼痛肿胀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出现膝盖疼痛肿胀,要首先考虑是否有外伤史等情况,儿童自身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要仔细检查,避免延误病情;老年人出现膝盖疼痛肿胀,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选择对其他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女性在绝经后出现膝盖疼痛肿胀,要考虑雌激素水平变化对骨代谢等的影响,在治疗中可结合激素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