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转移后会出现局部转移症状和远处转移症状以及全身症状。局部转移症状包括吻合口复发转移会有局部疼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盆腔局部复发转移会有下腹部坠胀感、会阴部疼痛等;远处转移症状有肝转移会有右上腹隐痛等、肺转移会有咳嗽等、骨转移会有相应部位骨痛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多为低热等)、贫血(有面色苍白等表现)。
一、局部转移症状
(一)吻合口复发转移症状
若直肠癌手术吻合口发生转移,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不同,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隐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变为持续性胀痛或刺痛。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原本规律的排便次数变得不规律,可能出现便频,每天排便次数较以往增多,也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情况。另外,可能触及吻合口部位的肿块,通过直肠指检等检查手段可发现。
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转移的概率极低,但一旦发生,由于其身体机能、耐受性与成人不同,治疗上需更谨慎评估;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手术等治疗方式的耐受能力下降,在处理吻合口复发转移时要综合考虑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
(二)盆腔局部复发转移症状
盆腔局部复发转移时,患者可能会有下腹部坠胀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加重。还可能出现会阴部疼痛,疼痛可向腰骶部放射。另外,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功能,如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或女性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疼痛等生殖系统相关症状。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盆腔局部的不适,但与盆腔复发转移本身的直接关系不密切。有直肠癌手术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复发转移风险,若有盆腔局部复发转移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二、远处转移症状
(一)肝转移症状
早期肝转移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转移瘤增大,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疼痛性质多样。还可能出现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肿瘤消耗身体能量等原因导致。肝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等。
对于有直肠癌手术史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肝功能储备可能不如年轻人,肝转移后更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在生活方式上,应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进一步加重身体消耗,不利于病情控制。
(二)肺转移症状
肺转移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转移瘤增多,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也可能伴有咳痰,若合并感染可出现咳痰量增多、痰呈脓性等情况。还可能出现胸痛,疼痛程度不一,活动后可能加重。严重肺转移时会影响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有呼吸困难。
不同性别患者在肺转移后的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患者可能在心理上更易产生焦虑等情绪,需给予更多心理关怀。有直肠癌手术史的患者,若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要警惕肺转移可能,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三)骨转移症状
骨转移常见部位为腰椎、骨盆等,患者会出现相应部位的骨痛,疼痛可为持续性隐痛,逐渐加重,夜间疼痛可能较明显。随着病情进展,骨转移部位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风险,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脊柱骨转移可能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引起脊柱畸形、活动受限等。
老年患者本身骨量减少,存在骨质疏松风险,发生直肠癌骨转移时,骨折风险更高,需特别注意避免外伤。有直肠癌手术史的患者,若出现某部位骨痛进行性加重,应考虑骨转移可能,进行骨扫描等检查明确。
三、全身症状
(一)发热
直肠癌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中等度发热。发热原因可能是肿瘤坏死物质吸收等。
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发热需警惕是否有其他合并感染等情况,而老年患者发热要综合考虑肿瘤性发热及可能合并的感染等情况。在生活方式上,发热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根据体温情况适当增减衣物,但避免过度捂热或着凉。
(二)贫血
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这是因为肿瘤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影响造血功能等多种因素导致。
女性患者可能本身有月经失血等情况,发生贫血时症状可能更易被察觉,需关注其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老年患者贫血可能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导致心慌、气短等症状加重,要密切监测血常规,必要时进行补血等相关处理,同时注意饮食中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