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有多种就医指征,包括发现口腔颌面部异常肿块(持续不消退、短期内迅速增大等)、不明原因及性质改变的疼痛、出现张口受限、语言或吞咽障碍等功能障碍,还有溃疡不愈、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时都应及时就医排查。
一、肿块相关表现
1.发现异常肿块
若在口腔颌面部(包括唇部、舌部、牙龈、颊部等部位)发现新出现的肿块,且持续存在不消退,无论肿块大小,都应引起重视。例如,舌部出现直径超过0.5cm且两周以上不消退的硬结样肿块,就需就医。这是因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往往会以肿块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会形成可触及或可见的肿块,而持续不消退提示可能不是良性的炎性肿块等情况。
对于儿童,若口腔内出现异常肿块,由于儿童肿瘤有其自身特点,更应及时就医排查,因为儿童肿瘤可能发展较快,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预后往往更好。
2.肿块生长速度异常
当发现口腔颌面部的肿块在短时间内(如1-2个月内)迅速增大,比如原本较小的牙龈肿块在一个月内体积增大一倍以上,这提示肿瘤可能为恶性或生长活跃的良性肿瘤,需要尽快就医。肿瘤细胞增殖失控会导致肿块快速生长,恶性肿瘤细胞增殖速度通常比良性肿瘤更快,所以短期内迅速增大的肿块要高度警惕肿瘤性病变。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下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能有其特殊性,但一旦发现口腔颌面部肿块生长加速,也应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肿瘤也有恶变等可能。
二、疼痛相关表现
1.不明原因疼痛
口腔颌面部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且疼痛持续不缓解,比如颊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1周以上的钝痛或刺痛,就需要就医。肿瘤可能侵犯周围神经、组织等导致疼痛,良性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压迫周围组织也可能引起疼痛,而恶性肿瘤往往会有较明显的疼痛症状,尤其是中晚期肿瘤。
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人群,若出现口腔颌面部疼痛,更应提高警惕,因为这类人群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高危人群,疼痛可能是肿瘤侵犯的表现。
2.疼痛性质改变
原本口腔颌面部的轻微不适转变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疼痛,例如唇部起初是偶尔的轻微胀痛,逐渐发展为持续的剧烈疼痛,影响进食和说话,此时需及时就医。肿瘤的进展会导致对周围组织、神经的侵犯程度加重,从而使疼痛性质发生改变,从轻度不适发展为严重疼痛。
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出现口腔颌面部疼痛时,也不能忽视,因为孕期和哺乳期机体的生理状态特殊,肿瘤也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病情。
三、功能障碍相关表现
1.张口受限
出现张口困难,比如原本能轻松张大口到3横指以上,现在只能张到1横指左右,且伴有口腔颌面部的异常,如肿块、疼痛等情况,应就医。肿瘤侵犯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等结构时会导致张口受限,例如颊部肿瘤侵犯咬肌,就可能引起张口困难。
儿童若出现张口受限,可能是先天性肿瘤或良性、恶性肿瘤导致,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早期干预。
2.语言或吞咽障碍
出现说话不清或吞咽困难的情况,比如舌部肿瘤导致说话含糊不清,或者咽部肿瘤引起吞咽时疼痛、困难等。舌部是语言功能的重要器官,肿瘤侵犯舌体影响其运动就会导致语言障碍;而咽部肿瘤生长会阻塞咽腔或侵犯周围组织影响吞咽功能。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因为肿瘤可能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进一步检查诊断。
老年人若本身有吞咽功能退化的情况,但出现新的吞咽障碍加重,同时伴有口腔颌面部的异常表现,更要及时就医,排除肿瘤等病变导致的吞咽障碍。
四、其他异常表现
1.溃疡不愈
口腔内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比如舌部、唇部的溃疡超过2周仍未愈合,且溃疡边缘不整齐、基底较硬等。口腔颌面部肿瘤性溃疡往往具有溃疡持续不愈合、边界不清、质地较硬等特点,与一般的良性溃疡不同,良性溃疡通常在1-2周内愈合。
有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佩戴不合适假牙等情况的人群,出现口腔溃疡不愈时,更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而溃疡不愈可能是肿瘤的表现。
2.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且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情况,同时伴有口腔颌面部的异常,如肿块、疼痛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转移至颈部淋巴结,例如牙龈癌常转移至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当颈部出现这样的淋巴结时,要考虑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可能,需及时就医检查口腔颌面部情况。
对于青少年,颈部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也要排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可能,因为青少年肿瘤也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