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肾积水常见肾盂输尿管成形术(适用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造瘘术(适用于肾积水严重或身体差不耐受复杂手术时)、膀胱输尿管再植术(适用于膀胱输尿管反流致肾积水);手术前要做一般检查(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和调整身体状况(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引流情况等,监测肾功能,预防感染,关注婴儿特殊情况如营养和排尿等,手术方式选择及围术期处理需依多因素严格遵循规范以保效果和健康恢复。
一、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1.适用情况:这是治疗婴儿肾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的肾积水。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存在狭窄等梗阻因素,影响尿液正常引流时,多会采用此术式。
从解剖角度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会使肾盂内尿液排出受阻,肾盂逐渐扩张。通过肾盂输尿管成形术,重新连接肾盂和输尿管,恢复尿液的正常通道。
对于婴儿来说,此手术旨在纠正梗阻,保护肾功能,防止肾积水进一步加重对肾脏实质造成损害。
2.手术操作要点:手术需要游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狭窄段,然后将肾盂和输尿管进行端端吻合。在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精细,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保证吻合口的血运良好,以利于愈合。
二、肾造瘘术
1.适用情况:当婴儿肾积水情况较为严重,肾脏功能已经受到明显影响,或者婴儿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复杂的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时,可考虑肾造瘘术。
例如,婴儿存在严重感染、肾功能极度受损等情况,肾造瘘术可以暂时引流肾盂内的尿液,缓解肾盂高压,改善肾脏功能,为后续可能进行的确定性手术创造条件。
从操作上看,肾造瘘术是在B超引导下,将导管插入肾盂,引出尿液,起到引流减压的作用。
三、膀胱输尿管再植术
1.适用情况:如果婴儿肾积水是由于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膀胱输尿管再植术。膀胱输尿管反流会使尿液从膀胱反流回输尿管甚至肾盂,导致肾积水。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的原理是重新建立输尿管在膀胱内的正常开口位置,防止尿液反流。通过将输尿管在膀胱内进行抗反流的吻合,恢复尿液从肾脏到膀胱的单向流动。
对于婴儿来说,要考虑其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特点,手术操作需要精确,以确保抗反流效果良好,同时减少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手术前准备
1.一般检查
完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如肾功能、电解质等)、凝血功能等,全面了解婴儿的身体状况。例如,通过肾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若肌酐等指标异常,提示肾脏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进一步明确肾积水的程度、部位以及病因等。超声是婴儿肾积水筛查的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肾脏结构和肾盂扩张情况;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但需要考虑辐射影响,要权衡利弊。
2.身体状况调整
对于存在感染的婴儿,需要先控制感染。因为肾积水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可能会加重肾脏损害,所以要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考虑手术。
纠正婴儿的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果婴儿由于肾积水出现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等,需要进行相应的纠正,以保证婴儿在手术时处于相对稳定的身体状态。
手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术后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婴儿术后体温可能会有波动,要注意监测,若出现高热,需警惕感染等并发症。
观察引流情况。如果有肾造瘘管等引流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等。例如,若引流液颜色鲜红且量较多,可能提示有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肾功能监测
术后定期复查肾功能,了解肾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手术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以及肾脏的恢复进程。
3.感染预防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婴儿皮肤娇嫩,要注意切口周围的护理,定期更换敷料。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婴儿的情况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引起耐药等问题。
4.特殊人群(婴儿)的特殊考虑
婴儿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术后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和生长发育。
密切观察婴儿的排尿情况,包括排尿的量、颜色等。如果出现排尿异常,如少尿、无尿或血尿等,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婴儿肾积水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手术前后的处理都需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婴儿的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