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与遗传、环境、气道高反应性、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避免过敏原暴露、改善空气质量、预防呼吸道感染、关注生活方式、定期健康监测等措施预防儿童哮喘。
一、儿童哮喘的有关因素
(一)遗传因素
儿童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概率显著高于父母一方患病或父母均无哮喘的情况。研究表明,哮喘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基因涉及免疫调节、气道炎症等多个方面,例如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等相关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二)环境因素
1.过敏原暴露
室内过敏原:屋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其排泄物、尸体碎片等可引发儿童哮喘发作。家中地毯、毛绒玩具、厚重窗帘等容易滋生屋尘螨。此外,宠物毛发、皮屑也是常见过敏原,宠物的唾液、尿液等也可能携带过敏原,儿童接触后易诱发哮喘。
室外过敏原:花粉是常见的室外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空气中弥漫的花粉颗粒可被儿童吸入,引起气道过敏反应。例如春季的柳树、杨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
2.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颗粒物(如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可刺激儿童气道,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哮喘发病风险。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儿童,其肺功能发育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患上哮喘。
3.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是儿童哮喘发病和加重的重要诱因。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等感染,可引起气道炎症,损伤气道上皮,改变气道的免疫状态,使儿童更易发生哮喘。例如,在婴幼儿期有RSV严重感染史的儿童,日后发生哮喘的概率明显升高。
(三)气道高反应性
儿童气道处于发育阶段,相对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各种刺激而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当气道受到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等因素作用时,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引起喘息、咳嗽等哮喘相关症状。
(四)生活方式因素
1.运动: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儿童哮喘发作,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运动时。运动引起气道过度通气,导致气道黏膜温度和湿度降低,引发气道炎症和痉挛,从而诱发哮喘。
2.饮食:某些食物过敏也可能与儿童哮喘有关,例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食物中的蛋白质可作为过敏原引起儿童过敏反应,进而诱发哮喘。此外,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和代谢,间接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二、儿童哮喘的预防措施
(一)避免过敏原暴露
1.室内环境管理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防螨寝具,如防螨床垫、防螨枕套等,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被套等,可有效杀灭屋尘螨。减少室内毛绒玩具的数量,不放置厚重窗帘,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对于有宠物的家庭,应定期给宠物洗澡、清洁,避免宠物进入儿童卧室。
2.室外环境应对
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儿童外出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早上和傍晚)。如果必须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花粉吸入。
(二)改善空气质量
1.室内空气净化:使用空气净化器,尤其是带有高效过滤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可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过敏原等污染物。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一般维持在40%-60%为宜,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不利于呼吸道健康。
2.减少室外污染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建议儿童减少户外活动,若需外出,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
(三)预防呼吸道感染
1.增强免疫力:鼓励儿童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D等)和矿物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过度运动。
2.避免交叉感染: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四)关注生活方式
1.合理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环境。例如,选择在空气清新的时段进行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避免立即吸入冷空气。如果儿童在运动后出现喘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调整运动方式。
2.饮食管理:避免儿童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对于婴幼儿,添加辅食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密切观察儿童食用后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五)定期健康监测
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尤其是关注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于有哮喘家族史、婴幼儿期有严重呼吸道感染史等高危因素的儿童,应加强监测,早期发现哮喘相关症状并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