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的相关因素包括:营养不良(维生素如B、B、B及微量元素铁、锌缺乏)、感染(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机械因素(口角解剖特点、义齿刺激)、不良生活习惯(频繁舔口角、吸烟)、其他因素(年龄因素:儿童因饮食单一等易患,老年人因口腔退变等易患;疾病因素: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等易患,贫血患者组织缺氧易患)。
一、营养不良相关因素
1.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时,容易引发口角炎。例如,长期挑食、偏食的人群,若膳食中维生素B摄入不足,就会增加口角炎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缺乏会影响口角部位皮肤黏膜的正常代谢,导致口角区域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等症状。
其他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维生素B等缺乏也可能与口角炎的发生有关。维生素B参与氨基酸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维生素B参与神经髓鞘的合成等,这些维生素缺乏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整体代谢状态,间接导致口角部位的黏膜组织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引发口角炎。
2.微量元素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也可能与口角炎相关。锌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缺锌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和代谢,导致口角部位的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增加口角炎发生的可能性;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会导致机体贫血,影响组织的氧气供应,进而影响口角部位黏膜的正常功能,容易引发口角炎。
二、感染因素
1.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感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白色念珠菌容易滋生。如果口角部位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就会引发口角炎。例如,一些长期佩戴义齿的老年人,由于义齿周围的环境相对潮湿,且义齿与口角部位接触,容易成为白色念珠菌的滋生场所,从而增加口角炎的发病几率。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通常表现为口角区的红斑、糜烂,有白色假膜覆盖等症状。
2.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也可导致口角炎。当口角部位皮肤有微小破损时,细菌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比如,儿童在冬季经常用舌头舔口角,导致口角皮肤破损,此时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生口角炎,表现为口角局部的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三、机械因素
1.口角位置的解剖特点:口角是上下唇联合的部位,位置特殊,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上下唇的频繁运动,如说话、咀嚼等,会对口角部位的皮肤黏膜产生摩擦,尤其是一些喜欢大张口的人群,或者长期有不良口腔习惯(如频繁舔口角)的人,更容易导致口角部位的皮肤黏膜受损,从而引发口角炎。
2.义齿刺激:不合适的义齿(如义齿过短、过锐等)会对口角区的黏膜造成持续的摩擦和刺激。老年人佩戴的义齿如果制作不合适,长时间刺激口角区域,会使口角部位的黏膜反复受到损伤,进而引发口角炎。
四、不良生活习惯
1.频繁舔口角:很多人在口角稍有不适时,会不自觉地用舌头去舔口角。然而,唾液中含有消化酶等物质,舔口角后,口角区域的水分会因蒸发而散失,导致局部更加干燥,进一步刺激口角部位的皮肤黏膜,破坏其正常的屏障功能,容易引发口角炎。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这种不良习惯更容易诱发口角炎。
2.吸烟: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口角部位的黏膜产生刺激,影响黏膜的正常血液循环和代谢,降低黏膜的抵抗力,增加口角炎的发病风险。
五、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相对单一,如果挑食、偏食,容易出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而且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容易受到感染因素影响,所以儿童是口角炎的高发人群之一。例如,一些幼儿由于家长喂养不当,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就容易频繁发生口角炎。
老年人:老年人的口腔组织会发生生理性退变,如牙齿缺失、义齿不合适等情况较为常见,同时老年人的营养吸收功能可能会下降,容易出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口角炎。
2.疾病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而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口角部位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引发口角炎。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可能存在一定障碍,影响口角部位的组织营养供应,也不利于口角炎的愈合。
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会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影响口角部位黏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口角部位的组织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口角炎。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口角部位的黏膜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容易出现炎症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