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有疼痛(初期阵发性、后期持续性,夜间明显,不同人群有差异)、活动受限(肩关节外展等活动受不同程度限制,年龄与生活方式有影响)等症状表现;体征检查有压痛(不同人群压痛部位有差异)、肩关节活动度测试(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年龄对活动度有影响);影像学检查中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中晚期有相应表现,不同人群X线特点不同,MRI对软组织病变显示清晰,特殊人群需考虑;需与颈椎病(疼痛与颈部活动有关,神经受压表现明显,通过颈椎MRI鉴别)、肩部肿瘤(疼痛顽固、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有特异性表现鉴别)等疾病鉴别。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特点:肩周炎患者常出现肩部疼痛,初期疼痛可为阵发性,后期则逐渐变为持续性,有的患者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上肢等部位。疼痛在夜间较为明显,可能会影响睡眠。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70%-80%的肩周炎患者有夜间疼痛加重的现象,这是因为夜间人体活动减少,肩部肌肉放松,炎症因子积聚等因素导致疼痛更突出。
不同人群差异:对于中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肩部软组织退变等因素,疼痛可能相对更顽固;而对于年轻人群,如果有肩部外伤、过度劳损等病史,也可能出现类似疼痛,但原因可能与中老年有所不同。
2.活动受限
具体表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是肩周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的肩关节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活动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梳头、穿衣、摸背等。随着病情进展,活动受限会逐渐加重。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老年人群本身肩关节活动度相对不如年轻人,若患有肩周炎,活动受限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如影响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自理;年轻人群如果平时缺乏肩部运动锻炼,突然出现肩周炎,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工作,如需要频繁使用上肢进行操作的工作等。
二、体征检查
1.压痛
检查方法及部位:医生会对肩部进行压痛检查,常见的压痛部位包括肩关节周围的喙突、肩峰下、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部位。例如,在喙突部位进行按压时,肩周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
不同人群差异体现:对于有肩部外伤史的年轻患者,压痛部位可能与外伤相关的特定部位有关;中老年患者的压痛可能与肩关节退变、劳损等因素导致的炎症部位相关。
2.肩关节活动度测试
具体指标及意义:通过测量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等活动范围来评估。正常肩关节外展可达90°-180°,前屈可达90°-180°,后伸可达40°-50°等。肩周炎患者这些活动范围会明显减小。比如,外展可能只能达到45°左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完成。
年龄对活动度的影响:年轻人肩关节本身活动度较大,患肩周炎时活动度下降相对可能更易察觉;中老年人群本身活动度有所降低,患肩周炎时可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下降,需要更仔细的评估。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表现及意义:早期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中晚期可能会出现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骨质疏松等表现。例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在肩关节周围看到钙化影,这有助于辅助诊断肩周炎。
不同人群的X线特点:中老年患者由于肩关节退变,X线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退变相关的表现;年轻患者如果是外伤等因素导致的肩周炎,X线可能会有外伤后的一些间接表现,如骨质轻度疏松等,但一般不如中老年患者明显。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优势及表现:MRI检查对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显示更为清晰。肩周炎患者在MRI上可能会看到肩关节囊增厚、肩袖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肩袖损伤)、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等表现。例如,能更清楚地看到肩关节囊内的炎症情况等。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MRI检查相对安全,因为它不使用辐射;但对于一些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要先评估金属植入物对MRI检查的影响。
四、与其他疾病鉴别
1.颈椎病
鉴别要点:颈椎病也可能出现肩部疼痛和上肢麻木等症状,但颈椎病的疼痛多与颈部活动有关,且上肢麻木等神经受压表现更为明显,通过颈椎MRI等检查可以鉴别,颈椎病患者颈椎MRI会有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相应表现,而肩周炎患者颈椎MRI一般无这些表现。
不同人群的鉴别难度:中老年人群可能同时患有颈椎病和肩周炎,增加了鉴别难度,需要综合症状、体征及多项检查来区分;年轻人群相对来说两种疾病同时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也需要仔细鉴别。
2.肩部肿瘤
鉴别要点:肩部肿瘤也会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但肿瘤导致的疼痛一般更为顽固,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检查中肿瘤有其特异性表现,如看到骨质破坏、肿块等,而肩周炎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等可以与之鉴别。
特殊人群注意: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肩部肿瘤相对少见,但也需要考虑,儿童肩部肿瘤可能有其自身特点,如良性肿瘤相对多见等,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