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哮喘诊断与评估的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含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过敏原检测(含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各检查有不同意义与适用人群,如肺功能检查中通气功能检测可判断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测气道可逆性改变,支气管激发试验测气道反应性;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部X线缓解期多无异常、发作期可有过度通气等表现,CT用于特殊鉴别;过敏原检测助明确过敏原。
一、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
意义: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及其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气流受限。例如,在哮喘发作时,FEV和FEV/FVC%会降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正常的FEV/FVC%标准有所不同,儿童的正常范围相对成人更宽一些,但一般来说,成人FEV/FVC%应大于70%,如果低于此值且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改善,则支持哮喘诊断。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儿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完成,通常5岁以上儿童可以较好配合进行该项检查。
2.支气管舒张试验
意义: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改变。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有沙丁胺醇等。如果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则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支持哮喘的诊断。不同年龄儿童的判断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原理相同。
适用人群:适用于通气功能检测发现有气流受限,但尚不能明确诊断的人群,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3.支气管激发试验
意义: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一般采用组胺或乙酰甲胆碱等激发剂。如果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存在高反应性,这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不过,该试验有一定风险,主要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怀疑哮喘,而通气功能检测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对于儿童,由于其配合度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需要谨慎评估后进行。
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通气功能正常或大致正常,临床怀疑哮喘但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的人群,儿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1.意义:通过诱导痰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在哮喘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过敏性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常提示气道存在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对哮喘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
2.适用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但对于儿童需要在医生操作下谨慎进行,确保痰液诱导过程顺利且患者配合。
三、胸部X线或CT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意义:在哮喘缓解期,胸部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在哮喘发作期,可能会出现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合并肺部感染时,可见相应的炎性浸润阴影等。对于儿童,胸部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等。一般来说,哮喘患者胸部X线在缓解期多无特征性改变,而在急性发作期可能有非特异性的过度充气表现。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需注意辐射防护,但在必要时为了排除其他肺部疾病是需要进行的。
2.胸部CT检查
意义:对于一些重症哮喘患者或临床症状不典型,需要与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等)鉴别时,胸部CT检查可能更有价值。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发现一些细微的病变。例如,能更清楚地观察支气管壁增厚、黏液栓塞等情况,但一般不作为哮喘的常规检查项目,通常在有特殊鉴别需求时才会考虑。
适用人群: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进行CT检查时同样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做好辐射防护。
四、过敏原检测
1.皮肤点刺试验
意义:通过将常见的过敏原刺入皮肤,观察皮肤的反应来判断患者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例如,对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的检测。如果皮肤出现风团样反应,则提示对相应过敏原过敏,有助于明确哮喘的过敏原,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哮喘发作。对于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相对安全,但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进行,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等风险。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儿童需在医生操作下进行,且要提前评估皮肤状态等情况。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意义: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如果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对相应过敏原过敏。例如,对某种食物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等的检测。它可以为哮喘的诊断和过敏原回避提供依据,对于儿童和成人都可以进行该项检测,其结果相对稳定,但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儿童采血时需注意操作规范,减少患儿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