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会得胸膜炎,其常见病因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和非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临床表现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胸膜摩擦音等体征;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胸腔积液检查);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因治疗(抗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对症支持治疗(止痛、胸腔穿刺抽液);预后大多较好,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复查。
一、年轻人患胸膜炎的常见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年轻人在流感流行季节若未做好防护,感染病毒后可能引发病毒性胸膜炎。研究表明,病毒性胸膜炎在年轻人中并不少见,病毒可直接侵犯胸膜,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也可导致年轻人患胸膜炎。例如,年轻人患肺炎后,若病情控制不佳,细菌可蔓延至胸膜引起细菌性胸膜炎。
2.非感染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胸膜,导致年轻人患胸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胸膜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胸膜组织,引发炎症。
外伤:胸部受到外伤,如车祸、摔倒等导致胸部受伤,也可能引起胸膜炎。外伤可使胸膜受损,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二、年轻人患胸膜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
胸痛:多数年轻人患胸膜炎时会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在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疼痛可加重。例如,年轻人在剧烈咳嗽后可能会感到胸痛明显加剧。
呼吸困难:当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较多时,年轻人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这是因为胸腔积液积聚影响了肺部的扩张,导致通气功能受限。
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胸膜炎,发热可能为低热;细菌感染引起的则可能出现高热等。
2.体征
胸膜摩擦音:医生听诊时可能会听到胸膜摩擦音,这是胸膜炎的典型体征之一,是由于胸膜炎症导致胸膜表面粗糙,两层胸膜摩擦产生的声音。
三、年轻人患胸膜炎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发现胸腔是否有积液以及肺部是否有病变等情况。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肋膈角变钝,随着积液增多,可出现胸腔积液的典型X线表现,如大片均匀致密影等。
胸部CT:对于胸腔积液的观察比X线更敏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胸腔内病变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胸膜炎的病因,如是否存在肺部的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胸膜炎。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性胸膜炎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但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
胸腔积液检查: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进行检查,包括积液的常规、生化、病原学等检查。若为细菌性胸膜炎,积液中可找到细菌;病毒性胸膜炎时,积液中病毒相关检测可能呈阳性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四、年轻人患胸膜炎的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胸膜炎,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一般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胸膜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具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年轻人使用时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2.对症支持治疗
止痛治疗:对于胸痛明显的年轻人,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不良反应。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轻度至中度的胸痛缓解,但要注意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胸腔穿刺抽液:当胸腔积液较多,引起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同时抽取积液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观察病情变化。
五、年轻人患胸膜炎的预后及注意事项
1.预后
大多数年轻人患胸膜炎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胸膜炎,通过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在数周内可痊愈;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经过规范的抗感染治疗,也多能治愈。但如果病情延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脓胸等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
2.注意事项
休息与活动:患病期间年轻人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休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过度劳累可能会影响病情的好转。
饮食:要注意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
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年轻人会得胸膜炎,当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