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理疗仪器治疗)、咬合调整、肌肉训练;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有关节腔冲洗术、关节镜手术、开放性手术。不同患者治疗需考虑个体差异,如儿童优先非药物治疗、女性经期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纠正不良咀嚼习惯、有基础疾病者用药谨慎。
一、非药物治疗
1.物理治疗
热敷:对于下颌骨关节炎患者,可采用温热疗法,如用温热的毛巾敷于下颌部,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温热的刺激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和炎症。研究表明,适当的热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有助于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如出现下颌部明显肿胀、疼痛较剧烈时,可使用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一次。冷敷能够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减少炎性渗出和肿胀,缓解疼痛。
理疗仪器治疗:可采用超声波理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促进组织的修复和炎症的消退。还有红外线理疗,红外线可以穿透皮肤,达到深层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每周进行2~3次理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仪器的不同有所差异,通常在10~20分钟左右。
2.咬合调整
对于存在咬合紊乱的患者,需要进行咬合调整。可以通过口腔科医生进行咬合检查,确定咬合异常的部位和程度。如果是牙齿的早接触点导致的下颌骨关节炎,医生会通过调磨牙齿的早接触点来改善咬合关系。例如,使用牙科磨石等工具,小心地磨除过高的牙尖或早接触的部位,使上下牙齿能够均匀地接触,从而减轻下颌关节的负担,缓解症状。这种咬合调整需要由专业的口腔科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肌肉训练
张口训练:患者可以进行缓慢的张口运动,每次尽量将嘴巴张到最大程度,然后再缓慢闭合,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通过逐渐增加张口的幅度,能够锻炼下颌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改善下颌关节的活动度。
咀嚼肌放松训练:患者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颞肌、咬肌等咀嚼肌部位,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也可以进行深呼吸,同时放松咀嚼肌,先深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在呼气的过程中让咀嚼肌逐渐放松。这种肌肉训练有助于缓解咀嚼肌的紧张状态,减轻下颌关节的压力。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不同,在使用前需要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增加胃肠道不适的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2.软骨保护剂
氨基葡萄糖等软骨保护剂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抑制软骨的分解,有助于维护关节软骨的健康。对于下颌骨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氨基葡萄糖可能有助于改善关节的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一般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如3~6个月为一个疗程,具体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手术治疗
1.关节腔冲洗术
对于一些下颌骨关节炎症状较严重,关节腔内有较多炎性渗出物的患者,可以考虑关节腔冲洗术。通过穿刺将关节腔内的炎性积液抽出,然后注入生理盐水等进行冲洗,以清除关节腔内的炎性物质、代谢产物等,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手术过程相对简单,术后恢复较快,但也存在一定的感染等风险,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关节镜手术
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在关节周围建立微小的切口,将关节镜插入关节腔内,能够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的病变情况,如关节软骨的磨损程度、滑膜的炎症情况等。同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清理关节内的炎性组织、修整破损的软骨等。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也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病变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适合该手术。
3.开放性手术
对于病情非常严重,经过保守治疗和上述微创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开放性手术。如关节盘复位术、关节成形术等。但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患者和医生充分权衡手术的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采用。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有所不同的考虑。例如,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注意药物对月经的影响;对于有长期不良咀嚼习惯(如偏侧咀嚼等)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需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偏侧咀嚼等习惯;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胃肠道疾病等)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