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原发性胸膜肿瘤、其他部位肿瘤胸膜转移)、物理性因素(胸部外伤、放射性损伤)及其他因素(药物因素、营养缺乏)。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不同病因下的易感性有所差异。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胸膜炎
(一)细菌感染
1.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可通过直接蔓延等方式累及胸膜引发胸膜炎。例如,当患者发生肺炎时,肺炎链球菌可能从肺部病灶处扩散至胸膜,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容易因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导致胸膜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抵抗力下降,也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引发胸膜炎的易感人群。
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胸膜炎较为常见。结核分枝杆菌可由肺部原发灶经淋巴道播散至胸膜,或者直接蔓延至胸膜。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封闭、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增加,比如长期居住在拥挤宿舍的学生、在密闭工厂工作的工人等;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力受影响,也更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进而引发胸膜炎。
(二)病毒感染
1.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能会累及胸膜导致胸膜炎。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由于其呼吸道等防御机制相对较弱,较易出现病毒向胸膜蔓延引发炎症;成年人中,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流感病毒后也可能增加患胸膜炎的风险。
2.柯萨奇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胸膜炎,它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到达胸膜部位,引发胸膜的炎症反应。对于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感染柯萨奇病毒后,由于基础疾病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更易出现胸膜炎相关症状。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胸膜炎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可累及胸膜,导致胸膜炎。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等生理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紫外线暴露等环境中的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而引发胸膜炎的风险可能增加。
2.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关节等组织,也可能累及胸膜引起胸膜炎。老年人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等组织退变,加上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更易出现累及胸膜的情况;同时,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人群如果不注意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如过度劳累、寒冷刺激等,可能会加重胸膜炎的病情。
(二)恶性肿瘤
1.原发性胸膜肿瘤:原发性胸膜肿瘤如胸膜间皮瘤等可直接引发胸膜的病变,导致胸膜炎。长期接触石棉等致癌物质的人群,患原发性胸膜肿瘤进而引发胸膜炎的风险显著增加,比如长期在石棉矿工作的工人等;老年人由于机体细胞老化等因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增加,也是原发性胸膜肿瘤相关胸膜炎的易感人群。
2.其他部位肿瘤胸膜转移: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可通过血行转移或淋巴转移等方式转移至胸膜,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其患肺癌后发生胸膜转移引发胸膜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乳腺癌患者中,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出现胸膜转移导致胸膜炎。
(三)物理性因素
1.胸部外伤:胸部受到直接的撞击、刺伤等外伤时,可能会导致胸膜受损,引发胸膜炎。例如,交通事故中的胸部撞击伤、高处坠落时的胸部着地伤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在玩耍等过程中可能因意外受伤导致胸部外伤进而引发胸膜炎;成年人在职业活动或日常活动中也可能发生胸部外伤;老年人由于行动相对迟缓、反应能力下降等,也有发生胸部外伤的可能,且外伤后恢复相对较慢,胸膜炎发生的风险可能相对增加。
2.放射性损伤:胸部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如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胸部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胸膜炎。在放疗过程中,射线会对胸膜组织产生损伤,导致胸膜的炎症反应。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胸膜情况,尤其是老年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放射性损伤相关胸膜炎的发生可能更需引起重视。
(四)其他因素
1.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胸膜炎样反应,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等。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人群需要警惕药物相关胸膜炎的发生。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等生理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服用可能引发胸膜炎的药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增加。
2.营养缺乏: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时,可能影响胸膜的正常功能,增加胸膜炎的发生风险。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相关问题进而引发胸膜炎;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原因,也可能存在营养缺乏的情况,增加胸膜炎的易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