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癌综合征与类癌综合征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伴癌综合征是肿瘤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致多系统病变,类癌综合征由类癌释生物活性物质引起,二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不同,诊断分别靠肿瘤标志物等和生物活性介质检测等,治疗均有针对肿瘤及对症治疗,不同人群治疗需综合考虑自身因素。

一、定义与起源

伴癌综合征:是指肿瘤的产物(如激素、黏液、肿瘤相关抗原等)或异常免疫反应(如交叉免疫、自身免疫等)引起的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上述机制间接引起。例如肺癌患者可出现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导致库欣综合征表现,其起源是肿瘤细胞产生异常物质作用于机体所致。

类癌综合征:是由于类癌分泌大量的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所引起的综合征,通常发生于胃肠道和呼吸道的嗜铬细胞肿瘤(类癌),起源是类癌组织释放过多生物活性介质。

二、发病机制

伴癌综合征:肿瘤细胞可合成和释放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如小细胞肺癌能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促使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皮质醇;也可能是肿瘤产生某些因子刺激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等导致相关系统病变。不同肿瘤伴癌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因肿瘤细胞的特性而异,涉及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因子分泌失调等多种分子机制。

类癌综合征:类癌组织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储存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这些物质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流到达不同器官引起相应症状。例如5-羟色胺作用于胃肠道可引起胃肠道症状,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可导致血压改变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类癌组织异常分泌生物活性介质并在体内发挥作用。

三、临床表现

伴癌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表现:如异位促性腺激素分泌可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等;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可引起高钙血症,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同肿瘤伴发的内分泌异常表现不同,肺癌、肾癌等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内分泌相关伴癌综合征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部分肿瘤可引起神经肌肉综合征,如小细胞肺癌可导致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表现为肌肉无力、易疲劳等;还有肿瘤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

其他系统表现:如肝癌患者可出现伴癌低血糖,表现为心慌、出汗、头晕等低血糖症状;胃癌患者可能出现伴癌黑棘皮病,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等。

类癌综合征

皮肤表现:最常见的是面部、颈部和上胸部皮肤阵发性潮红,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因情绪激动、饮酒、进食等诱发。长期发作可导致皮肤粗糙、增厚等改变。

胃肠道表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呈水样或糊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可出现血压变化,如发作性低血压或高血压,还可有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等,长期可导致右心瓣膜病变,出现右心衰竭表现,如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

四、诊断方法

伴癌综合征

肿瘤标志物检测:某些肿瘤相关标志物可能与伴癌综合征相关,如肺癌患者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当肿瘤伴发内分泌异常时,相应激素水平可能异常,如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等影像学手段发现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存在伴癌综合征相关表现与肿瘤的关系。例如发现肺癌同时有高钙血症表现,需考虑是否为伴癌综合征导致的高钙血症。

类癌综合征

生物活性介质检测:检测血液、尿液中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类癌综合征患者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升高,尿液中5-HIAA排泄量增加,这是诊断类癌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利用内镜、CT、超声等影像学方法寻找类癌原发灶,如胃肠道类癌可通过内镜检查发现并取组织活检,肺部类癌可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

五、治疗原则

伴癌综合征

针对肿瘤治疗: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如早期肺癌可手术切除,术后根据情况辅助化疗等,肿瘤得到控制后,部分伴癌综合征表现可能缓解。

对症治疗伴癌综合征表现:如伴癌高钙血症可给予补液、使用降钙素等药物降低血钙;伴癌低血糖可补充葡萄糖纠正低血糖状态等。

类癌综合征

手术治疗:对于能切除的类癌原发灶,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切除肿瘤后可减少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可使用5-羟色胺合成抑制剂如甲芬那酸等减少5-羟色胺合成;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赛庚啶等拮抗5-羟色胺的作用;对于类癌引起的心血管症状等也可给予相应对症药物治疗。

不同人群在面对伴癌综合征和类癌综合征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例如儿童患者,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手术风险和药物耐受性等与成人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需更谨慎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女性患者在药物选择等方面可能因生理周期等因素有一定特殊考虑,但总体治疗原则还是基于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来制定。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肿瘤
肿瘤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类癌早期症状?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肺类癌属于肺癌的一种,多见临床表现包括了咳嗽、喘鸣、血痰还有其他气道阻塞造成的症状。但是很多病人也可以没有症状,只是在拍胸片或者CT扫描时偶然发现。类癌综合症也可以有皮肤潮红、腹痛、腹泻、哮喘等情况。
类癌是怎么回事?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并且可以累及人体内各个器官,但是不具有传染性。类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可能与基因突变以及遗传因素影响等原因有关。患者处于疾病早期时并无明显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面部、颈部等处皮肤潮红的症状,多呈阵发性发作或者是突然发作,同时皮肤的颜色可以
类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类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表现和皮肤潮红、烧灼感等皮肤黏膜表现以及过度换气、哮喘等呼吸系统表现等。 大多数类癌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电解质紊乱等消化系统的表现;患者情绪激动、摄入食物、饮热水时,其头面部、颈部、上胸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轻微烧灼感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还会
阑尾类癌怎么治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阑尾类癌的患者需要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要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身体恢复。平时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柔比星、干扰素、奥曲肽等药物治疗,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身体恢复。 3、手术治疗 对于确诊存在
阑尾类癌需要做盲肠切除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阑尾类癌患者需要做盲肠切除。 阑尾类癌通常指局部组织出现恶性病变且异常增生,因为恶性肿瘤细胞容易发生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同时阑尾属于盲肠的一部分,所以手术治疗时应该切除盲肠进行根治性治疗,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 患者术后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花椒、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防止辛辣物质影
阑尾类癌一般多久转移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阑尾类癌转移没有固定时间。 阑尾类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体质不同,转移没有明确时间界限,无法一概而论。阑尾类癌早期很少出现转移的情况,但中晚期患者如果病情发展至一定严重程度,可能会向邻近组织侵犯,出现扩散或转移的情况。 患者确诊后需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饮食以清淡为主,
癌症晚期可以治愈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癌症晚期通常是不可以治愈的。 临床上癌症在晚期阶段,常常会向周围或远处淋巴结转移,亦有可能向肺脏、肝脏、肾上腺、骨骼、脑组织等远处器官进行转移,其原因在于癌症晚期患者血液中存在大量癌细胞,此类癌细胞随血循环便可经过各个组织,亦是癌症复发或转移的根源,这个时期的癌细胞流动性较强,故应用化疗方法亦无法彻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1是不是癌症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1一般不是癌症。 临床上,根据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程度将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G1、G2和G3级,其中G1级的肿瘤恶性程度最低,多数生长缓慢,通常不是癌症,在经过手术切除后,通常预后良好。但因为组织结构像癌,也可称为类癌,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状态。但是,有少部分G1级别的直肠神经
早期直肠类癌能治愈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早期直肠类癌,大多可以治愈。 直肠类癌是一种起源于直肠黏膜上皮内嗜银细胞的肿瘤,是一种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从生物行为学角度分析,更趋向于良性肿瘤。如果在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后,几乎没有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所以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治愈。 直肠类癌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患者在治疗后,应
内分泌癌症是怎么引起的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内分泌癌症种类较多,如类癌综合征、胃泌素瘤、胰岛细胞瘤等,疾病不同病因也有所不同。 1、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异位激素综合征,该病确切病因尚未阐明,考虑是由恶性类癌细胞分泌的组织胺、缓激肽、5-HT等物质引起的。 2、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是发生于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良性
什么是类癌综合征
陈洁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类癌综合征是指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分泌的一些血管活性激素,特别是以五羟色胺代表的血管活性激素,导致出现皮肤潮红、腹泻、哮喘等临床症状的一些综合征,我们称之为类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最常出现于长于空肠或者是回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有少部分长于呼吸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者是十二指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以出现类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在严重的情况下会
什么是大肠类癌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大肠类癌又被称为大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又称嗜铬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有一定神经内分泌功能,根据分泌激素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果分泌胰岛素,会引起低血糖。大肠类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有时会分泌各种不同激素,引起不同症状。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低度恶性肿瘤,经过手术切除能达到明显效果。有人认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类癌,没有明显达到癌,实际上它是低度恶性
什么是类癌综合征
陈洁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类癌综合征是指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分泌血管活性激素,特别是以五羟色胺代表血管活性激素,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潮红、腹泻、哮喘等临床症状综合征,称为类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最常出现于长于空肠或是回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有少部分长于呼吸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或是十二指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也可以出现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邱金宝 副主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类癌综合征是指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分泌很多物质,可以是血管活性物质,可以引起人体皮肤潮红、哮喘、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出现类癌综合征,主要处理方法是控制原发肿瘤,只有神经内分泌肿瘤控制了,分泌血管活性物质才会减少,症状才会得到缓解。
类癌和癌的区别
邱金宝 副主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癌症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还有一种是位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叫做交界性肿瘤,也就是类癌。类癌恶性程度比较低,病情发展比较缓慢,对身体影响比较小。如果任其发展也可能逐渐侵犯周围组织、神经而出现症状。可以认为类癌是一种低度的恶性肿瘤。
类癌是什么病
邱金宝 副主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还存在一种交界性肿瘤,类癌就是交界性肿瘤,大多数见于消化道。类癌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恶性程度比较低,是分化比较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这种类癌肿瘤会分泌激素类物质,引起皮肤潮红、腹泻等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