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诊断标准有5条,包括反复发作相关症状、发作时双肺有呼气相为主哮鸣音、症状体征可治疗或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致相关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一项试验阳性,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哮喘诊断各有特点,检查需据人群调整以保证准确。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哮喘患者的症状具有发作性特点,例如接触花粉后可能突然出现喘息症状,运动后也可能引发气急等表现。不同患者的诱发因素有所不同,这与个体的过敏体质等因素相关。对于儿童患者,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需要关注其近期是否有相关感染史。
年龄、性别因素:儿童哮喘的发生率可能因性别略有差异,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诱发因素可能不同,如婴幼儿可能更多与病毒感染相关,学龄儿童可能与运动、接触特定过敏原等有关。成年患者的诱发因素则更具个体特异性,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症状有所变化。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人群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且吸烟环境下的儿童哮喘发病风险也会升高。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也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这是哮喘发作时的典型体征。医生通过听诊器可闻及双肺的哮鸣音,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且呼气相延长是由于气道痉挛,气体呼出受阻导致的。例如在急性哮喘发作时,听诊可清晰听到这种特征性的哮鸣音。
年龄因素:儿童的肺部解剖结构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气道相对较窄,哮鸣音的听诊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本质都是气道痉挛导致的。婴幼儿由于胸廓较柔软,听诊时哮鸣音的特点可能不太典型,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哮喘具有可逆性,经过平喘等治疗措施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或者在发作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例如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患者的喘息、气急等症状会明显改善。对于一些轻度发作的患者,可能在脱离诱发因素后自行缓解。
性别、年龄因素: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缓解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强,部分轻度发作可能较快缓解。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缓解可能相对较慢,但总体仍具有可逆性特点。
生活方式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避免接触过敏原、规律作息等,有助于促进症状的缓解。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缓解的速度。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例如心源性哮喘多有基础心脏病史,症状常在夜间发作,伴有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长期吸烟的中老年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气流受限为不可逆等特点。
年龄、性别因素: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的好发情况不同。心源性哮喘在老年患者中相对多见,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而支气管扩张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患者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
病史因素: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非常重要,如是否有心脏病史、慢性肺部疾病史等。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哮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鉴别。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通过吸入某种激发剂,诱发气道痉挛,观察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例如吸入乙酰甲胆碱后,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则为阳性。运动激发试验则是让患者进行运动,如6分钟步行试验等,观察运动前后肺功能的变化,若运动后FEV1下降≥10%且FEV1/FVC(用力肺活量)下降≥12%则为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例如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明显增加,提示气道具有可逆性。
昼夜PEF(呼气峰流速)变异率≥20%:通过监测患者昼夜呼气峰流速的变化,计算变异率。若变异率≥20%,提示气道通气功能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支持哮喘的诊断。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可能需要特殊的准备和评估,因为儿童的配合程度等与成人不同。例如幼儿可能难以配合吸入激发剂等操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时机。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对这些试验的阳性率影响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判断。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患者处于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状态下,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判断,需要在试验前尽量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哮喘患者在诊断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可能仅表现为反复咳嗽,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等疾病,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相关检查。老年哮喘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鉴别诊断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女性哮喘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哮喘症状会有变化,诊断时要结合其月经史等情况综合判断。在进行相关试验检查时,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评估,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