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是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具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病因涉免疫、遗传、系统疾病、感染、环境等因素,有轻型、重型、疱疹样等临床表现,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需与白塞病等鉴别,治疗分局部和全身,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
免疫因素: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可能参与口腔溃疡的发生。例如,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的免疫防御失衡,从而引发溃疡。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口腔溃疡的易感性相关。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系统性疾病因素:一些系统性疾病也与口腔溃疡的发生有关,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此外,糖尿病、月经紊乱等疾病也可能诱发口腔溃疡。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内环境易受影响,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女性在月经周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生几率。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可能是口腔溃疡的诱因之一,如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可能被激活,引发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形成溃疡。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生风险。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锻炼、过度吸烟、酗酒、偏食等,也可能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诱发口腔溃疡。例如,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叶酸、铁、锌等,会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使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溃疡。
临床表现
轻型口腔溃疡:最为常见。溃疡初期,黏膜上会出现针头大小的充血点,随后迅速转变为直径约2-4mm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中央凹陷,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带,灼痛明显。好发于唇、颊、舌等非角化黏膜区,一般1-2周可自愈,不留瘢痕。
重型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溃疡大而深,似“弹坑”,直径可达10-30mm,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溃疡周围组织红肿且微隆起,基底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病程较长,可达1-2个月甚至更长,愈合后可留瘢痕。好发于口腔后部,如软腭、悬雍垂等部位。
疱疹样口腔溃疡:溃疡较小,直径约1-2mm,但数量多,可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散在分布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似满天星。黏膜充血明显,疼痛剧烈,可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包括溃疡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症状特点等,同时进行口腔局部检查,观察溃疡的部位、大小、形态、表面情况等。一般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
鉴别诊断:需要与白塞病、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等进行鉴别。白塞病除了口腔溃疡外,还伴有眼部病变(如葡萄膜炎)、生殖器溃疡等多系统损害;创伤性溃疡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如残根、残冠、锐利牙尖等,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可很快愈合;癌性溃疡多见于老年人,溃疡形态不规则,边缘隆起,基底不平,质地较硬,病程较长,不易愈合,必要时需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治疗
局部治疗: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常用的药物有含漱剂,如氯己定含漱液,可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含片,如西地碘含片,有杀菌、收敛的功效;散剂,如冰硼散、锡类散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还有凝胶类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全身治疗:对于复发频繁、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全身用药。常用的药物有免疫调节药物,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对于伴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口腔溃疡时,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更加关注。要注意保持儿童口腔清洁,可使用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饮食上要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提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果儿童口腔溃疡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可适当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口腔溃疡的情况,如果溃疡持续不愈合或伴有发热、皮疹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患口腔溃疡时,用药需谨慎。局部治疗可选用较为安全的药物,如生理盐水含漱来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由于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尽量避免使用全身作用的药物,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口腔溃疡症状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患口腔溃疡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在治疗口腔溃疡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使用某些药物时要警惕药物对口腔溃疡的影响。饮食上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溃疡的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