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可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血液学甲胎蛋白检查;治疗有手术(肝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疗(射频、微波消融、TACE)、全身治疗(靶向、免疫);康复需注意饮食、休息活动;随访要定期复查;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不同性别及有肝炎病史、长期酗酒者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肝癌的诊断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常用方法,可发现直径1cm左右的病变,能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例如,超声造影可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通过观察造影剂的灌注情况来判断病变性质。
CT检查:平扫可初步发现肝脏病变,增强CT动脉期肿瘤多呈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平衡期强化迅速消退,有助于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清楚显示肿瘤的数目、大小、形态及与血管的关系等。
MRI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与CT相仿,且在显示肿瘤内部结构、有无子灶以及与血管的关系方面可能更具优势,如肝细胞癌在T1加权像多呈稍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稍高信号。
2.血液学检查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肝癌患者中AFP常升高,但也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正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AFP持续升高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应高度怀疑肝癌。
二、肝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心肺功能良好、肝脏储备功能代偿良好且肿瘤局限于肝脏一叶或一段的患者。对于部分合并肝硬化的患者,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如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好,C级患者通常不适合手术。
肝移植术:适用于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且无远处转移的小肝癌患者,如米兰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cm,或多个肿瘤数目≤3个且最大直径≤3cm)的患者,肝移植可同时切除肿瘤和硬化的肝脏,但肝移植供体有限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2.局部治疗
射频消融:对于直径≤5cm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cm的肝癌,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产生高温坏死。其创伤小,适用于肝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微波消融:原理与射频消融类似,利用微波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对于较大肿瘤可能有更好的消融效果。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通过经皮穿刺将导管插入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如碘化油)和化疗药物,阻断肿瘤血供并使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升高,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适用于无法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使肿瘤缩小,延长生存期。
3.全身治疗
靶向治疗:如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靶向药物,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例如,索拉非尼是最早用于晚期肝癌治疗的靶向药物,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可能会出现手足皮肤反应、腹泻等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如PD-1抑制剂等,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结肠炎等。
三、肝癌患者的康复与随访
1.康复
饮食: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还需限制钠盐摄入,防止腹水等并发症。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适当休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后期可逐渐增加散步等轻度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接受局部治疗后的患者,也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随访
定期复查:患者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及血液学检查(如AFP等),一般术后1-2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根据病情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通过定期复查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四、不同人群肝癌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不同年龄
儿童肝癌:儿童肝癌相对少见,但恶性程度高。儿童肝癌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上需特别注意,由于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对肝脏生长和身体其他器官发育的影响;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进行精确计算,避免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肝癌:老年肝癌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多倾向于选择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如局部消融、TACE等。同时,老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不同性别
一般来说,肝癌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性别差异相对不突出。在治疗决策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如性别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可能影响,但总体上主要依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3.不同生活方式
有肝炎病史者:如乙肝或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需积极治疗基础肝病,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例如,乙肝患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丙肝患者可考虑抗病毒治疗清除病毒。
长期酗酒者:酒精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发生几率。长期酗酒者应严格戒酒,同时积极治疗肝脏病变,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