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闭经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闭经包括青春期前与绝经后、妊娠与哺乳期闭经,无需干预但需检查确认正常;病理性闭经有下丘脑性、垂体性、卵巢性、子宫性及甲状腺与肾上腺疾病相关闭经,病因不同诊断要点各异;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育龄期、围绝经期女性闭经管理要点不同;诊断流程包括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治疗原则是生理性无需治疗,病理性针对病因干预并定期监测。
一、生理性闭经的常见原因及特征
1.1.青春期前与绝经后闭经
女性在12岁前(未进入青春期)或50~55岁后(自然绝经)出现闭经属于生理现象。青春期前卵巢未发育,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持续降低,子宫内膜无法周期性增生与脱落,故无月经来潮。此类闭经无需干预,但需通过妇科超声确认子宫、卵巢结构正常,排除先天性畸形(如无子宫、无卵巢综合征)。
1.2.妊娠与哺乳期闭经
育龄期女性(15~49岁)出现闭经,需优先排除妊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是妊娠的特异性标志,可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血hCG检测确诊。哺乳期闭经多因泌乳素(PRL)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促性腺激素(FSH、LH)分泌减少,卵巢停止排卵。哺乳期闭经可持续6~12个月,但需注意:即使未恢复月经,仍可能排卵,需采取避孕措施。
二、病理性闭经的病因分类与诊断要点
2.1.下丘脑性闭经
常见于精神压力过大(如长期焦虑、抑郁)、体重急剧下降(BMI<18.5kg/m2)、过度运动(如马拉松运动员)或神经性厌食患者。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减少,导致FSH、LH分泌不足,卵巢无排卵。诊断需结合病史(如3个月内体重下降>10%)、性激素六项(FSH<5IU/L、LH<5IU/L、E2<50pg/mL)及垂体MRI(排除占位性病变)。
2.2.垂体性闭经
以垂体瘤(如泌乳素瘤)最常见,占闭经病因的10%~15%。泌乳素瘤分泌过量PRL,抑制FSH、LH分泌,导致闭经、溢乳。诊断依赖血PRL检测(>100ng/mL提示瘤体可能)及垂体增强MRI(明确瘤体大小、位置)。其他垂体病变(如空蝶鞍综合征、垂体梗死)需通过激素水平(如ACTH、TSH)及影像学综合判断。
2.3.卵巢性闭经
包括卵巢早衰(POF,40岁前卵巢功能衰竭)和卵巢抵抗综合征(ORS,卵巢对FSH不敏感)。POF患者血FSH>40IU/L、E2<20pg/mL,抗缪勒管激素(AMH)<0.1ng/mL;ORS患者FSH升高但E2正常,需通过卵巢活检确诊。染色体异常(如Turner综合征,45,X)是卵巢早衰的重要病因,需通过核型分析明确。
2.4.子宫性闭经
因子宫损伤或手术导致经血无法排出,常见于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占5%~10%)和子宫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多由人工流产、刮宫术引起,诊断依赖宫腔镜检查(可见粘连带)。子宫性闭经患者血FSH、LH、E2水平正常,但无撤退性出血(黄体酮试验阴性)。
2.5.甲状腺与肾上腺疾病相关闭经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TSH升高、FT4降低,可伴闭经、畏寒、乏力;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TSH降低、FT4升高,可伴月经稀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升高,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闭经。诊断需检测甲状腺功能(TSH、FT4)和肾上腺功能(皮质醇、ACTH)。
三、特殊人群的闭经管理要点
3.1.青少年女性(12~18岁)
需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早期表现(如月经稀发、高雄激素血症)。PCOS患者血睾酮(T)>0.7ng/mL,超声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单侧卵巢卵泡数≥12个)。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避免过早使用激素类药物(如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影响骨骼发育。
3.2.育龄期女性(19~49岁)
需优先排除妊娠,同时关注不孕风险。若闭经伴高泌乳素血症,需排除垂体瘤;若伴胰岛素抵抗(如空腹胰岛素>15μIU/mL),需筛查糖尿病前期。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如溴隐亭降低PRL、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避免自行使用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3.3.围绝经期女性(45~55岁)
需区分自然绝经与病理性闭经。若40岁前出现闭经,需排查卵巢早衰;若55岁后仍未绝经,需警惕子宫内膜增生(超声提示内膜厚度>10mm)或子宫内膜癌(病理活检确诊)。激素替代治疗(HRT)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如严重血管舒缩症状)和禁忌证(如乳腺癌病史、血栓风险),优先选择经皮雌激素(降低静脉血栓风险)。
四、诊断流程与治疗原则
4.1.诊断流程
第一步:询问病史(月经史、生育史、体重变化、精神压力);第二步:体格检查(身高、体重、BMI、乳腺发育、第二性征);第三步:实验室检查(血hCG、性激素六项、TSH、PRL、AMH);第四步:影像学检查(妇科超声、垂体MRI、宫腔镜);第五步:特殊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卵巢活检)。
4.2.治疗原则
生理性闭经无需治疗;病理性闭经需针对病因干预。下丘脑性闭经以心理疏导、增加体重为主;垂体性闭经需手术(如泌乳素瘤切除术)或药物(如溴隐亭)治疗;卵巢性闭经可试用激素替代(如雌二醇凝胶联合黄体酮);子宫性闭经需宫腔镜分离粘连。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如每3个月复查FSH、E2)和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