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有呼吸困难相关表现,包括不同程度呼吸频率改变(增快或减慢)、呼吸深度变化(浅快呼吸或深大呼吸)、呼吸节律异常(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有缺氧相关表现,如口唇甲床发绀、神经系统表现(轻中度不同表现)、循环系统表现(早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有二氧化碳潴留相关表现,神经系统表现(早期和加重时不同表现)、皮肤表现(潮红多汗)、循环系统表现(早期和严重时不同情况)。
一、呼吸困难相关表现
不同程度的呼吸频率改变
对于成人来说,呼吸频率正常范围一般是12-20次/分钟。在呼吸衰竭导致呼吸困难时,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比如超过20次/分钟,这是机体试图通过加快呼吸来增加通气量,以弥补气体交换不足的一种表现。而对于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频率不同,新生儿呼吸频率约30-40次/分钟,1岁以内约20-30次/分钟,1-3岁约20-25次/分钟,3-7岁约18-20次/分钟,当呼吸衰竭时,儿童也会出现呼吸频率异常改变,如增快等情况,可能是因为儿童的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出现频率变化来应对气体交换问题。
也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减慢,当呼吸衰竭严重时,呼吸肌疲劳等情况可能导致呼吸变浅变慢,这往往提示病情较为危重,因为此时机体的通气能力严重下降。
呼吸深度变化
可能出现浅快呼吸,呼吸比较表浅,深度较浅,这是由于呼吸肌力量不足或者肺部气体交换受限等原因,使得每次呼吸的深度不够。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时,可能会有浅快呼吸的表现,因为肺部的气道阻塞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机体只能以浅快呼吸来尝试维持一定的通气。
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深大呼吸(库斯莫尔呼吸),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合并呼吸衰竭时,机体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呼吸节律异常
常见的有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期,如此周而复始。这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颅内感染、脑出血等情况,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呼吸节律紊乱。
还有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这种呼吸节律异常也是呼吸中枢功能障碍的表现,同样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呼吸衰竭。
二、缺氧相关表现
口唇、甲床发绀
这是比较典型的缺氧表现。当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0g/L时,就可能出现发绀。由于缺氧,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使得口唇、甲床等部位的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在呼吸衰竭出现缺氧时,都可能出现口唇、甲床发绀的情况,只是儿童的甲床相对较薄,观察可能相对困难,但口唇发绀相对较易发现。例如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患儿,就可能出现口唇发绀的现象。
神经系统表现
轻度缺氧时,成人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等表现。而儿童如果是轻度缺氧,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缺氧加重,成人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严重缺氧时可能会出现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对缺氧更为敏感,缺氧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比如新生儿窒息导致呼吸衰竭时,就可能出现惊厥等神经系统表现。
循环系统表现
早期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时,机体通过代偿机制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成人在缺氧早期心率可增快至100次/分钟以上,血压升高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儿童在缺氧时也会出现心率增快,婴幼儿心率正常范围相对较快,新生儿心率120-140次/分钟,1岁以内110-130次/分钟等,当缺氧时心率会超出正常范围加快。随着缺氧进一步加重,会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情况,这是因为缺氧导致心肌受损,心脏功能下降,同时外周血管扩张等,例如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等。
三、二氧化碳潴留相关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二氧化碳潴留早期,成人可能出现头痛、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刺激神经所致。儿童在二氧化碳潴留早期可能表现为易激惹等情况。随着二氧化碳潴留加重,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如嗜睡、昏迷等,称为肺性脑病。这是因为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成人和儿童都是如此,只是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特点,肺性脑病的表现可能相对更为急骤和严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时,就可能逐渐出现肺性脑病的一系列表现。
皮肤表现
二氧化碳潴留时,由于外周血管扩张,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多汗,尤其是颜面、颈部等部位明显。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所以皮肤表现出潮红多汗的情况,成人和儿童都会出现这种表现,只是儿童的皮肤相对更薄,潮红可能更明显。
循环系统表现
二氧化碳潴留时,早期同样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潴留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增快,外周血管收缩。但当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也会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情况,和缺氧导致的循环系统表现有相似之处,但机制不同,主要是二氧化碳潴留对心脏和血管的直接抑制作用等。例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时,就可能出现循环系统的这些异常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