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足内翻的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偏瘫足内翻的康复及相关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关节活动度、肌力、步态训练)、矫形器应用(静态、动态)、物理治疗(低频电刺激、热敷)及手术治疗(适应证、常见方式),各部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纠正足内翻,改善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不同患者群体需根据自身特点调整方案。

一、康复训练

1.关节活动度训练

对于偏瘫足内翻患者,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基础。例如,每天定时进行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等方向的被动活动。对于儿童患者,要轻柔操作,避免造成损伤;对于成年患者,可根据耐受程度适当增加力度,但也要保证在无痛范围内。通过被动活动可以维持和改善踝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这对于改善足内翻情况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定期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主动运动方面,让患者尝试主动进行踝关节的各个方向运动。如果患者存在一定的运动功能,可以从简单的指令开始,如“尽量向上勾脚(背屈)”“尽量向下踩(跖屈)”等。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辅助引导其进行主动运动尝试,成年患者则可自主进行。主动运动能更好地调动患者自身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对于纠正足内翻有积极作用。

2.肌力训练

小腿外侧肌肉(如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的训练对于纠正足内翻至关重要。可以采用提踵训练来增强小腿肌肉力量。患者站立位,双脚后跟尽量抬起,然后缓慢放下。儿童患者进行提踵训练时要注意其平衡能力,可在家长看护下进行,避免摔倒;成年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和次数。另外,还可以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等进行踝关节的外翻抗阻训练,通过外力抵抗来增强腓骨肌的力量,从而帮助纠正足内翻。有研究显示,加强相关肌肉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足内翻导致的步态异常等问题。

对于存在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偏瘫的患者,在肌力训练过程中要根据病情的稳定程度和恢复情况逐步调整训练方案。如果患者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要注意训练时的心率等指标,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

3.步态训练

在患者能够进行基本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后,可进行步态训练。让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训练,重点纠正足内翻的步态。治疗师或家属在旁边辅助,引导患者在步行时保证踝关节的正常背屈和外翻。儿童患者进行步态训练时,要考虑其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情况,逐步引导其掌握正确的步行姿势;成年患者则要强调步态的规范性,如heel-strike(heel-to-toe)的正确顺序等。通过长期的步态训练,患者可以逐步形成正常的步行模式,改善足内翻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矫形器的应用

1.静态矫形器

静态矫形器可以在患者休息或站立、行走时固定踝关节于正常位置。例如,夜间使用足托,将踝关节固定在背屈中立位,防止夜间由于肌肉松弛导致足内翻加重。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足托,确保佩戴舒适且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要定期检查足部皮肤情况,避免出现压疮等问题;成年患者佩戴静态矫形器时要注意调整合适的松紧度,保证其稳定性和舒适性。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静态矫形器可以帮助维持踝关节的正常位置,对足内翻的纠正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动态矫形器

动态矫形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调节功能,能够在患者运动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力量来纠正足内翻同时又不限制正常的关节活动。在步行过程中,动态矫形器可以根据踝关节的运动阶段提供不同的力,帮助患者实现正常的踝关节背屈和外翻动作轨迹。儿童患者使用动态矫形器时要考虑其活动量和活动方式,选择适合儿童运动特点的动态矫形器;成年患者则可根据自身的运动需求和足内翻的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动态矫形器。

三、物理治疗

1.低频电刺激

低频电刺激可以刺激小腿外侧的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通过将电极片放置在腓骨肌相应的部位,给予适当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低强度的电刺激,避免对儿童的神经肌肉系统造成过度刺激;成年患者可根据耐受程度调整电刺激的强度。研究发现,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偏瘫足内翻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足内翻情况。

2.热敷

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偏瘫足内翻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前进行局部热敷,有助于放松小腿肌肉,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儿童患者进行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可选择温度较低但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热敷方式;成年患者热敷温度可稍高,但也要在适宜范围内。热敷可以使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为后续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经过长期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后,足内翻仍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出现严重的足内翻畸形,导致无法正常穿戴矫形器,行走时步态严重异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情况。儿童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时要非常谨慎,因为儿童的骨骼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综合评估手术对骨骼发育的影响;成年患者则根据其身体状况和足内翻的严重程度来判断是否适合手术。

2.常见手术方式

肌腱移位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通过将小腿内侧的肌腱移位到外侧,来增强腓骨肌的力量,纠正足内翻。例如,将胫前肌等肌腱移位来改善踝关节的外翻力量。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肌腱再断裂等情况,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来保证手术效果。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适应性,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成年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则要按照常规的康复流程进行,但也要考虑其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足内翻
足内翻是一种下肢力线不正的足部畸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足内翻纠正训练方法?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矫正脚掌肌腱为主。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鹅卵石步态训练。经过在鹅卵石上走路,以矫正步态的平衡稳定,间接调整肌腱受力平衡,因此达到矫正的目的。开始时可以穿练功鞋,慢慢可以穿平底鞋。最后进行光脚训练。第二、足底按摩。针对足底内侧涌泉穴的按摩刺激,达到松解肌筋膜的目的,因此协调两边的平衡。第三、静蹲训练。双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瘫训练方法主要是神经发育技术,包括Brunnstrom神经发育疗法技术,主要是应用病人联合反应,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本体刺激引出联合反应,共同动作,再从联合反应诱发出分离方面的运动,因此达到治疗的目的。Bobath技术,反射性抑制和经过控制关键点抑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诱发姿势反
胎儿足内翻通常是怎么治疗的?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在孕期的时候,若是检查只能说胎儿有足内翻的可能性,但是在孩子出生之前没有办法进行诊断,若是孩子出生之后确认为足内翻,可以在孩子出生6个月之后经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现阶段手术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胎儿足内翻是什么引起的?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胎儿表现出了足内翻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是遗传因素,胎儿表现出了畸形和遗传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其次是胎儿在宫内受到了压,比如羊水过少造成胎儿在子宫内伸展不开,足部长期的受压内翻。第三种是女性孕期使用了不恰当的药物致畸造成胎儿足内翻。
B超检查怀疑胎儿足内翻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你3月19号做B超,孩子怀疑,左侧内翻足。由于孩子体位不配合,你多次B超,没有确诊,那你可以平时多活动活动,也可以按摩腹部,让孩子活动,体位。看看能否,配合。马蹄内翻足不是引产的指征。可以生产后做手术治疗。
胎儿足内翻是什么原因?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造成胎儿足内翻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先天性足内翻。往往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二、环境的因素及感染的因素。在孕早期,胎儿生殖细胞受到某些环境或感染因素的影响,造成胎儿的发育异常,表现出畸形。三、胎儿在宫内长时间受压或者羊水少所造成的。建议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医生。
轻度偏瘫可以恢复正常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度偏瘫一般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不过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要配合早期的康复,越早康复治疗,效果就会越好,一般在脑卒中3个月内效果才是最好的,如果任其发展,可能就不能完全恢复。
偏瘫治的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瘫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治疗的效果会根据偏瘫的起因或者是病症而有所不同。偏瘫大部分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者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可以口服一些营养神经胶质细胞的药,来帮助神经和细胞的恢复,或者是可以经过物理疗法,包括功能性的刺激,或者是关节的锻炼等等。
怀孕胎儿足内翻怎么办呢?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胎儿足内翻可以生产后进行治疗的,怀孕的时候定期做产检,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显示胎儿足内翻,属于先天性足部发育畸形,如果比较严重的话,最好慎重考虑,需不需要不需要终止妊娠。
胎儿右足内翻要打掉吗?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儿右足内翻是不需要打掉的,因为右足内翻在胎儿生下后是可以经过相应的治疗或是手术进行矫正的,可以在胎儿再大一些后做四维确定一下,同时在孕期要加强自身营养的补充,适当的做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胎儿生下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来纠正右足内翻。
脑中风后偏瘫可以治疗好吗
荆志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偏瘫属于中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可以通过治疗使患者的偏瘫症状得到改善。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正常功能。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偏瘫后的前三个月,此时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用药及功能训练都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属于虚实
脑中风偏瘫还能治好吗
荆志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偏瘫属于中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脑中风偏瘫可以通过治疗,使患者的偏瘫症状得以改善,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时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正常功能。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偏瘫后的前三个月,此时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用药及功能训练都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方法有哪些
向显衡 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很重要,把生活质量提高,肢体康复一定要抓紧。中医在这方面比较有效果,首先是针灸治疗,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病人都是针灸治疗,而且效果也很满意的。针灸治疗主要是用针灸或者加上穴位注射一些营养神经、通经活络的药物,再加上按摩,按摩也可以帮助气血流通,帮助肢体恢复,所以有时候必要的时候,可以吃点中药,或者用一些西药对症治疗,都可以促
一般左边偏瘫多久才能康复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一般左边偏瘫最佳的恢复时期是在六个月之内,如果大于六个月,无论是左边还是右边偏瘫,都有可能不能够完全康复。主要是由于偏瘫这种疾病,在平时也叫做中风病,中风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此种疾病有一个高发的致残率,因此,往往患者都不会完全恢复。
脑溢血后遗症偏瘫能恢复到正常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溢血留下的偏瘫能否康复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出血量、后期护理等各种因素来判断,如果出血量比较少,经过及时的治疗,出血停止后尽快进行功能锻炼以及使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在三到六个月之内偏瘫会消失,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在六个月之内依然没有恢复,以后恢复的可能性便更小了。
脑出血肢体偏瘫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出血造成的肢体偏瘫多久能恢复因人而异,这要根据偏瘫的程度才能判断。如果肢体完全偏瘫,肌力为零级,不管多长时间都很难恢复。如果肢体还可以活动,肌力较好,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一般六个月之内是恢复最佳时间,要加强功能锻炼,超过六个月很难恢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