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H与肝癌在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表现和临床预后方面均有不同。FNH通常因肝内动脉局部异常分支致肝细胞反应性增生,为良性,肿瘤标志物无特异性升高,病理有特定表现,预后良好;肝癌与多种因素相关,存在分子生物学改变,肿瘤标志物如AFP等可异常,病理有相应特征,预后与分期等密切相关,不同人群预后有差异。
一、发病机制方面
FNH:通常认为是肝内动脉局部异常分支导致局部血管分布、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肝细胞反应性增生形成,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一般无明确致癌相关的基因突变等典型肝癌的分子机制改变。
肝癌:多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感染,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以及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硬化)等,存在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等分子生物学改变,例如p53基因等抑癌基因的突变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机制略有差异,比如HBV感染导致的肝癌在乙肝高发地区的人群中更常见,男性相对女性可能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如饮酒等)肝癌发病风险更高。有肝病病史的人群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无肝病病史者。
二、影像学表现方面
FNH:
超声: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中央瘢痕及向周围放射状分布的血管,呈“轮辐状”血流。
CT:平扫多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与正常肝实质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中央瘢痕在延迟期强化。
MRI:T1WI多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中央瘢痕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肝癌:
超声:多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边界多不清晰,常见卫星结节,彩色多普勒可见丰富的高速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多大于0.6。
CT:平扫多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廓清呈低密度,“快进快出”是典型肝癌强化特点。
MRI:T1WI多为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信号低于周围肝实质,同样有“快进快出”强化特征。不同年龄人群影像学表现可能因肝脏本身状态有差异,比如儿童肝癌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总体强化特点类似但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女性肝癌患者在影像学上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需考虑hormonal因素对肝脏代谢等可能的间接影响。有基础肝病的患者肝癌影像学表现可能受基础肝病导致的肝脏背景改变影响,如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可能边界更不清晰等。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FNH:肿瘤标志物一般无特异性升高,甲胎蛋白(AFP)多正常,即使有轻度升高也远低于肝癌时的显著升高水平。
肝癌:AFP是常用的肝癌肿瘤标志物,约70%肝癌患者AFP升高,部分肝癌患者AFP可不升高(如纤维板层型肝癌等特殊类型),此外还可能有异常凝血酶原(DCP)等其他肿瘤标志物异常,如部分肝癌患者DCP升高。不同年龄人群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受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儿童肝癌AFP升高情况与成人不同,儿童肝癌中AFP升高比例可能与成人有差异;女性肝癌患者在激素影响下可能对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干扰,但需结合具体病情分析;有肝病基础的患者其基础肝病可能导致肝功能等指标异常,进而影响对肝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如肝硬化患者本身肝功能异常可能掩盖或干扰肿瘤标志物的判断等。
四、病理表现方面
FNH:
镜下可见正常肝细胞、Kupffer细胞、胆管结构等,有中央纤维瘢痕组织,瘢痕中有厚壁动脉、增生的胆管及炎症细胞。肝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
免疫组化: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阳性,α-抗胰蛋白酶阳性等。
肝癌:
肝细胞癌镜下可见癌细胞呈巢状、梁索状排列,癌细胞有异型性,核大、深染,核浆比增大,可见核分裂象,可伴有假腺管形成等。
胆管细胞癌镜下可见癌细胞呈腺管状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间质纤维组织丰富等。免疫组化:肝细胞癌常表达甲胎蛋白、HepPar-1等,胆管细胞癌常表达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9(CK19)等。不同年龄患者病理表现可能因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行为差异有一定不同,儿童肝癌病理类型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胚胎性肝癌等特殊病理类型;女性肝癌患者病理表现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需考虑激素对肝脏微环境等的潜在间接影响;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病理上可能同时存在基础肝病的病理改变,如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癌,病理可见肝硬化和肝癌的双重表现。
五、临床预后方面
FNH:一般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通常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良好,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对生活质量和寿命无明显影响。不同年龄人群预后相同,因为本身是良性病变;性别对其预后无影响;有基础肝病的FNH患者,其基础肝病一般不影响FNH的良性预后,但需关注基础肝病的进展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肝癌: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肝癌若能及时手术切除等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较长生存期,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中晚期肝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不同年龄患者预后不同,儿童肝癌相对成人肝癌总体预后可能更差,因为儿童肝癌多为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且诊断时往往分期较晚;女性肝癌患者预后与男性无绝对差异,但需结合具体病情,如激素相关因素是否对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影响目前尚需更多研究,但一般不认为是影响预后的主要性别相关因素;有基础肝病病史的肝癌患者,其基础肝病的严重程度会影响预后,如Child-Pugh分级差的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后预后更差。



